昨日,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的贵州苗族踩鼓舞团队抵达首都北京。
据踩鼓舞的编导陶媛介绍,该团队由100名演员和10名编导和工作人员,演员全都来自我省贵大艺术学院、黔东南歌舞团、安顺黄果树艺术团以及都匀歌舞团层层选拔而出,他们其中有80名身高均是1.60米以上的女舞蹈演员和20名男舞蹈演员。
陶媛说,在全世界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上,来自贵州的舞蹈精英,将会有150秒的时间,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来自贵州高原的民族舞蹈。
据记者了解,从2008年4月份开始,这支舞蹈的编导及演出人员就开始了艰辛的创作编排。120个充满汗水的日子过后,他们最终得到了奥组会相关机构的最后决定:参加20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
寓意深远的踩鼓舞
陶媛告诉记者,《踩鼓》是以五十年代我省著名编导阿略的创作作品为原形,经过加工和艺术修改, 最终成型。据了解,踩鼓是苗族特有的民俗节庆活动中的舞蹈形式,在黔东南苗族地区广为流传。舞蹈场景热烈欢腾,展现了热情奔放的苗族同胞乐观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陶媛说,踩鼓与我省苗族其他的著名舞蹈形式如反排木鼓舞相比,它采用慢板的节奏,加上红色为主色调的苗族盛装以及银饰,给人以雍荣华贵的美妙感觉。
据了解,此次在开幕式上的150秒内,踩鼓将会变换出很多舞蹈队形。编导陶媛告诉记者,队形中, 将会出现奥运五环,紧接着会变换出三个巨大的人形圆环,寓意全世界人民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