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公安部:再推 12 项公安交管优化营商环境新措施......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0-11-09 10:14:58  来源: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精神,落实全国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服务 " 六稳 "" 六保 " 工作,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公安部持续推出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新措施。10 月 22 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 " 异地办 "" 便捷办 "" 网上办 " 等三个方面 12 项公安交管优化营商环境新措施。
 
       进一步推行 " 异地通办 "
 
       简化办事程序,更好满足群众异地工作生活需要,更好降低企业办事运营成本,更好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即:
 
       推行摩托车驾驶证全国 " 一证通考 ",在实现小型汽车驾驶证 " 全国通考 " 的基础上,推行摩托车驾驶证全国 " 一证通考 ",申请人可以凭居民身份证在全国范围内任一地申领摩托车驾驶证,无需再提交居住证或者居住登记凭证,每年将惠及 30 万异地考领摩托车驾驶证的群众。
 
       推行摩托车转籍异地通办,在已实行非营运小微型客车转籍档案网上转递的基础上,推行摩托车转籍信息网上转递,申请人可以直接到车辆迁入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办理,无需再回迁出地验车、提取纸质档案,减少面对面接触式办理,减少群众两地间往返。
 
       试行私家车登记持身份证全省通办,在 12 个省(区)试点推行非营运小微型客车登记持身份证通办,对本省户籍居民省内异地办理新车注册登记的,申请人可以凭居民身份证直接申请,无需再提交居住证或者居住登记凭证,便利群众省内异地购车登记,助推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该措施实施后,每年将惠及 100 万省内异地登记的车主。
 
       推行二手车出口临牌异地通办,对二手车出口企业收购机动车用于出口的,简化办理转移登记手续,可以直接申领临时行驶车号牌,无需核发正式号牌;属于异地收购车辆的,可以在机动车登记地直接申领临时行驶车号牌,无需返回企业所在地办理,为二手车出口创造便利环境,激发国内汽车消费市场活力,助推外贸稳增长工作。
 
       进一步推进 " 简政放权 "
 
       坚持放管结合,不断优化办牌办证条件程序,不断拓展交管城乡服务覆盖面,更好服务社会群众和市场主体,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等战略深入实施。即:
 
       扩大机动车免检范围,在实行 6 年内 6 座以下非营运小微型客车免检基础上,将 6 年以内的 7 至 9 座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纳入免检范围。对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超过 6 年不满 10 年的,由每年检验 1 次调整为每两年检验 1 次。全国将有 1.7 亿多私家车主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车辆发生伤亡交通事故或者非法改装被依法处罚的,仍按原规定周期检验,保障车辆安全性能。
 
       放宽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年龄,为更好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取消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驾驶证 70 周岁的年龄上限。对 70 周岁以上人员考领驾驶证的,增加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等能力测试,保证身体条件符合安全驾驶要求。
 
       优化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申请条件,申请大型客车、牵引车驾驶证的年龄下限由 26 周岁、24 周岁降低至 22 周岁,申请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年龄上限由 50 周岁调整至 60 周岁。同时,缩短增驾时间间隔,对无相应记分周期满分记录,申请大型客车驾驶证的,由取得大型货车驾驶证至少 5 年缩短至 3 年,申请牵引车和中型客车驾驶证的,由取得大型货车驾驶证至少 3 年缩短至 2 年,进一步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和客货运输企业需求。
 
       扩大体检医疗机构范围,对申请机动车驾驶证需要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的,体检医疗机构由县级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扩大到符合健康体检资质的二级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等医疗机构,适应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新形势,提升农村、偏远地区服务覆盖面,方便县乡群众就近办理。
 
       便利残疾人家庭共用车辆,对于持有小型自动挡汽车驾驶证(C2)以上的人员,可以驾驶上肢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便利残疾人家庭成员及其他服务残疾人出行的人员共用车辆,更好保障残疾人权益。
 
       进一步深化 " 网上服务 "
 
       优化群众办事体验,运用交管大数据服务民生、赋能经济、保障安全,不断提升 " 互联网 + 交管政务 " 服务水平,推行道路运输企业信息查询提示服务,推行驾驶人交通安全记录网上查询和试点机动车交强险信息在线核查。即:
 
       一是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向道路运输企业推送交通安全风险预警提示,提供查询本企业机动车和驾驶人交通违法、事故等信息服务,方便企业强化源头安全管理、加强驾驶人安全教育、预防和降低企业运行风险;
 
       二是驾驶人通过 " 交管 12123"APP 可以查询、下载交通责任事故、准驾车型变化、交通违法和记满分等记录,方便其从业、应聘等生产生活中出示、使用交通安全记录电子凭证,促进提升驾驶人诚信守法意识;
 
       三是推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与银保监部门机动车交强险信息共享,在试点地区办理机动车登记、核发检验合格标志时,网上核查机动车交强险信息,申请人无需再提交机动车交强险纸质凭证。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持高位增长态势,截至 2020 年 9 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 3.65 亿辆,驾驶人达 4.5 亿人。公安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问题导向、民意引领,在推行车检、驾考、号牌管理等改革基础上,2018 以来陆续推出了 4 批 42 项公安交管 " 放管服 " 改革措施,累计惠及 8 亿多人次,为群众企业减少办事成本 400 多亿元。特别是在抗击新冠疫情关键时期,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应急防控车辆牌证 " 加急办、便捷办 ",实行群众考试领证 " 延期办、容缺办 ",办理加急业务 6.6 万笔,网办业务同比增长 200%,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复工复产。
 
       新措施自 2020 年 11 月 20 日起实施,为保证新措施顺利启动、精准落地,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已制定配套制度规范,组织信息系统升级,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做好实施准备。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李江平表示,下一步,将加强督查督办,狠抓改革落实,保证改革取得惠民利企的实效,让群众办事更便捷、企业营商更便利。同时,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深化公安交管 " 放管服 " 改革,持续推出更多改革措施,惠民利企。
责任编辑:杨慧梅【收藏】
上一篇:一高校食堂员工用脚洗菜,学校回应:已辞退
下一篇:全国多地发生以人口普查为由的诈骗案 官方提醒防范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