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王莉) 12月26日,黔东南州《雷公山茶 绿茶》、《黎平红 红茶》地方标准公共品牌新闻发布会在凯里市召开。这是新《标准化法》实施后,黔东南州第一次发布产品标准,也是黔东南州茶叶产品第一次制定的公共品牌标准。
记者从会上获悉,黔东南州制定的《雷公山茶 绿茶》、《黎平红 红茶》两个地方标准现已通过专家技术审查,发布为黔东南州地方标准,于2019年3月10日起正式实施,黔东南州地方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助推黔东南州茶产业步入了新的台阶。“两茶”地方标准的发布,填补了黔东南州茶叶没有标准的空白,这对黔东南州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雷公山茶 绿茶》、《黎平红 红茶》两个标准在《贵州绿茶》《贵州红茶》地方标准为基础增加了产地环境的规定,对水浸出物、总灰分做了调整,对黔东南州茶叶品质感官进行了重新审评。两个标准规定了特级、一级、二级各3个质量等级,对“铅”作了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更严的规定,标准中增加了对“吡虫啉”、“草甘膦”等6种农药残留量更严的规定。经相关技术机构检验,水浸出物、总灰分、铅含量、农药残留等主要标志指标均优于或严于贵州省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
据有关部门统计,至2017年,全州的茶叶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了60.8万亩,年总产值达36.5亿元。为推动黔东南州茶产业转型升级,州委、州政府决定打造黔东南茶叶公共品牌,使“两茶”这一公共品牌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下一步,黔东南州将打造好《雷公山茶 绿茶》、《黎平红 红茶》这一公共品牌,切实抓好“两茶”地方标准的实施,切实做到全州统一使用同一品牌、统一标准种植、统一标准加工、统一标准销售,构建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不断提升黔东南州茶叶的生产规模、质量和影响力,推动茶叶产业优化升级,整合黔东南州茶产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逐步做大做强黔东南州茶产业,让黔东南州“两茶”走出黔东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