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撑起暖心“幸福伞” 我州翻开社会事业发展新篇章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6-12-11 12:37:48  来源:  

撑起暖心“幸福伞”

—— 州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社会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幸福,定义于群众的笑脸。

  感动,生发于真实的平凡。

  龙桥兰,曾经的一名留守儿童,翻山越岭、艰苦跋涉近一小时到污讲小学求学。2013年,榕江县启动扶贫搬迁,龙桥兰的人生轨迹随之转变。如今,作为榕江县古州第三小学的学生,享受着就近上学的便利,体味着阖家团聚的温馨,欢笑在她脸上生动涌现。

  张老簸,丹寨县排调镇高峰村的一名孤寡老人,2015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病,让他卧床不起。是排调镇持续不断推行的“双阳行动”和村里有关干部的真帮真扶,让他得以痊愈出院。他为表感谢,背上米糠,步行4公里,送到帮助过他的村干家里。谢礼虽轻,却情真意切,撼动人心……

  这些真实的故事,令人动容。其背后,折射出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职工真心投入、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艰苦努力。体现着伴随社会事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群众,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促进我州党群、政群、干群关系的融洽。

  盘点收获 民生最是暖人心

  “十二五”时期,对黔东南州而言,具有非凡意义。

  这五年,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挂末位置跃升到中游水平,人民群众受惠最多。这五年,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进入弯道取直、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阶段。这五年,全州7个县和103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414个贫困村出列,“扶贫云”上线,“扶贫专线”开通。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效。

  翻开社会事业发展篇章,民生最是暖人心。

  —— 九大民生支出累计投入834.5亿元,是“十一五”的2.7倍。

  ——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 人均受教育年限从7年提高到9年,3个县“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5个县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

  ——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水平,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发展,人口预期寿命从70.5岁提高到72.4岁。

  —— 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5.2万套(户),棚户区改造6.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40.9万户。

  —— 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

  —— 城乡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建立了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抚养补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

  厚积薄发 社会事业谱新篇

  成绩簿上的每一笔,反映着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凝聚着各级党委政府的辛勤和汗水,呈示着润物无声、厚积薄发的行动感召。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059元增加到2317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163元增加到6863元。贫困人口从167.29万人减少到81.3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2.1%下降到20.9%。

  字字力透纸背,彰显成效。

  2011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6%。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10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9元,比上年增长19.1%。全州基本养老保险参加人数13.3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4%。

  2015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攀升至6931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73元,比上年增长10.4%;全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3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州基本养老保险参加人数增至157189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37%。

  劳动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获得显著提升有目共睹。此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重要领域齐头并进,均获得长足发展。

  —— 全州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01%,全州教育目标小康实现程度达96.78%。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已全部享受免费教科书。

  —— 全州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30.38%,比上年增长5.25个百分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我州实现零突破。

  —— 贵州苗族姊妹节、中国·雷山苗年节、中国·黔东南(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从江原生态侗族大歌节、建州60周年庆祝活动等节日获得圆满成功。

  —— 全州卫生机构拥有数由2011年的3658个增至3966个,实有医院病床数由11804张增至21029张,卫生技术人员由11278人增至20982人。

  —— 全州二级以上运动员增至570人,在省级以上年度冠军赛、锦标赛上获得金牌24枚、银牌38枚、铜牌36枚。

  点滴做起,久久为功。时光从不会辜负辛勤的付出,凭着这种厚积薄发的行动实践,群众真正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实惠。

  硬招实策 助群众圆幸福梦

  “人民群众的事情是我们的牵挂”、“群众冷暖是我们的风向标”。群众的评价是一种审视,群众的诉求是一种驱使。

  “若有驱使,奋勇直前。”作为全面脱贫、同步小康的决战决胜期,“十三五”,州委、州政府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牢固树立新理念,积极抢抓新机遇。突出实施三大战略,全力推动八大工程。这其中,全力惠民生,实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维度。

  “扩大优质教育和卫生等资源供给,普及十五年教育,健全州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网络,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构建完善社会治理防控体系。”既是着力点,又是发力点。

  特别是州委、州政府于2016年着力推进的十件民生实事,其内容涉及教育发展、创业创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乡设施、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电子商务、安全饮水、公共安全,聚焦痛点、难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真正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是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为“十三五”我州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吹响了行动的冲锋号角。

  谋局干事,必历风雨。当把让群众暖心的“幸福伞”撑起来,把群众的共识凝聚起来、力量汇聚起来,再大的风雨,也阻挡不了同步小康这艘大帆的远航。黔东南州齐心戮力、坚持不懈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就是要撑起让群众暖心的“幸福伞”,而这项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杨光洪)

责任编辑:陈合敏【收藏】
上一篇:黎平至湖南靖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签约
下一篇:黔东南州质监局召开全州烟花爆竹产品质量监管培训会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