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20日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基金的出资承诺,称这是本次气候大会成败的关键。
解振华在本次气候大会高级别会议上说,资金是华沙会议成败的关键。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减缓、适应、技术开发与转让、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等行动的基础和前提。资金不落实,多边机制将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
根据之前的决议,发达国家应在2010年至2012年出资300亿美元作为绿色气候基金的快速启动资金,并在2013年至2020年间每年出资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但目前许多资金尚未真正到位。
解振华希望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在历次缔约方会议上做出的出资承诺,特别是确保2013年至2015年出资规模不少于快速启动资金,提出到2020年每年出资1000亿美元的清晰路线图,并尽快以公共资金为主向绿色气候基金注资,确保2013年及以后不出现资金空当。”
解振华指出,减排力度直接影响着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效果,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指标则是衡量减排力度的标尺。他希望,华沙会议应推动各方特别是发达国家尽快批准第二承诺期修正案,同时启动对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的复审程序以进一步提高指标力度,其他发达国家应在公约下同步提高其可比的减排承诺。
解振华最后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各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承诺,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行动指南。他呼吁各方同心协力,切实将各次缔约方会议的书面成果付诸行动,将华沙会议开成一次“落实”的会议。(记者张正富 高帆 蒋励)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