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中国与东盟就南海问题梳理共识勾画未来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9-16 11:38: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电 题:中国与东盟就南海问题梳理共识勾画未来

  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第六次高官会和第九次联合工作组会议15日在中国苏州落幕,“合作”与“共识”成为此次会议的关键词。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会议对于回顾既有共识、勾画未来合作、落实具体项目有着重要意义。

  吴士存表示,《宣言》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就南海问题签署的首个政治文件,对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具有里程碑意义。从2002年签署至今,中国和东盟已经举行过多次高官会和联合工作组会议,各方在《宣言》框架下的合作日趋务实、深入。继续全面有效落实《宣言》,有助于促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

  吴士存称,此次会议主要取得了三项成果:一是回顾了《宣言》落实情况,梳理已经达成的共识;二是推进《宣言》框架下的进一步合作,提出建立海上紧急救助热线、海上联合搜救沙盘推演等合作倡议;三是为磋商“南海各方行为准则”(“准则”)营造了积极氛围。

  据报道,与会各方在此次会议上充分肯定了2012年以来落实《宣言》取得的积极进展,各方还共同批准了2013—2014年落实《宣言》的工作计划。吴士存称,这些信息均表明,中国与东盟目前合作态势良好,未来合作将更加具体。这些合作也为磋商“准则”营造了良好氛围。

  吴士存强调,中国与东盟应该认清《宣言》与“准则”之间的关系,即必须先落实好《宣言》,然后才能磋商“准则”。他说,“如果不通过《宣言》扩大共识、循序渐进地减少分歧,即使签署了‘准则’,也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

  对于“中国阻碍‘准则’磋商”的某些言论,吴士存表示,这完全是对中国的误解和片面认识。他表示,落实《宣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达成“准则”。中国对于制定“准则”一直持开放的态度。他说,“自2012年以来,有关各方已召开三次落实《宣言》的高官会和联合工作组会议。这已充分说明中方积极的态度。”

  他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误解,根源在于中国与个别国家在“准则是什么”这一问题上还存在分歧。未来谈什么、怎么谈还需要各方坐下来逐步推进,难以一蹴而就。他说,“《宣言》和‘准则’并不是为了解决具体争议,而是为了有效管控分歧,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和东盟10月份将在文莱举行第十六次领导人会议。吴士存说,“虽然不排除个别国家继续在会议上发生不和谐的声音,但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之势难以阻挡,有关各方将继续相向而行。”

责任编辑:石小榆【收藏】
上一篇:赣江水位下降 非法捕鱼者在江中布满大小渔网
下一篇:内蒙陕晋一带强降雨来袭 新疆局地有大雨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