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人民日报:阮玲玉绝笔“人言可畏” 浇灭网络谣言的“火”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8-29 09:29:03  来源:人民日报  

  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秘笈无非就两个词:冷静和学习。知识是谣言最大的对手,多读书,读好书,保持学习的斗志和姿态,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浇灭互联网上那些“秦火火”“傅火火”们

  一直知道网络谣言背后的水很深,但当阳光真正照射到这潭污水的水底时,赤裸裸的真相依然让人触目惊心。

  上周,“秦火火”、“立二拆四”、傅学胜等一批网络推手的锒铛入狱,让网络谣言这样一种社会现象露出了真面目,一时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谣言是社会的毒瘤,这是共识。谣言之祸,大可亡国,近可伤人,给社会和当事人造成的创伤很多时候是时间无法弥合的。

  “人言可畏”,这是饱受流言之苦的女演员阮玲玉的绝笔之言,但如果阮玲玉活在今天,她面对的谣言可能还要生猛几十倍。看看“秦火火”们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网络谣言,哪个不是惊世骇俗,劲爆夺目。被“牛郎门”深深中伤的张女士在得知谣言制造者被捕后说:“200多个日夜的煎熬,我一直等着这一天。”但有多少个被网络中伤过的人能真正等到“这一天”!有多少网络黑手躲在众声喧哗的网络背后伺机寻找下一个目标,有多少谣言就在不经意地一点鼠标间如利刃一般刺向无辜的当事人。

  十几年来,我国互联网事业发展迅速。在一个快速转型发展的社会,基本与世界同时起步的互联网被寄予太多期待。互联网也以其永不枯竭的更新、打破边界的互动、源源不断的创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但每一枚硬币都有它的反面,任何一项新技术新发明对社会的作用都取决于使用者的素养和态度。有人用互联网创造财富、价值和进步,就有人利用互联网大肆抹黑、造谣和制造混乱。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秦火火”们,这些人不可谓不聪明,不可谓不精明,不可谓比平常人更懂得世道人心。他们用“反腐”来吸引眼球,用“公平”来争取拥趸,用“自由”来标榜价值,说的是道貌岸然的话,做的却是行若狗彘的事。现在互联网上披着两张皮的所谓“名人”不在少数,一不小心就会上了他们的船。

  无论在任何一个年代,谣言盛行往往有三个条件:一是社会信任感下降,二是信息公开不够及时透明,三是受众素质参差不齐。网络谣言能钻透社会信任的屏障,在网络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舆论狂潮,无疑也是抓住了当下互联网生态中的这三个特点。在网民们一脸无辜地刷微博、上微信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获取到的信息已经被网络推手、网络水军和某些无良的标题党编辑精心炮制过了。在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的关系谱中,谁也逃不了干系。

  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秘笈无非就两个词:冷静和学习。看到惊世骇俗的标题,不妨点进去看看,也许原文没有那么惊悚;看到不认同的观点,不要急着关闭窗口,耐心读一下,也许会发现自己的固执己见是多么狭隘;看到火烧火燎的转载,不要继续火上浇油,及时查点资料,也许会发现这只是几年前的一个帖子。

  知识是谣言最大的对手,这里的知识不仅是从微博上读来的段子,也不仅是从“科普帖”里得来的常识,而是真正从学习中得来的智慧和知识储备。多读书,读好书,保持学习的斗志和姿态,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浇灭互联网上那些“秦火火”“傅火火”们,让互联网真正风清气正,皓月当空。

责任编辑:石小榆【收藏】
上一篇:网络大V更应严守底线(短评)
下一篇:“虚拟社会”甄别谣言 网络呼唤创新管理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