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南方高温近期缓解无望 局地超40度渐成“常态”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8-08 17:02: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期,南方地区的高温显得格外持久和执着。今天是中央气象台高温橙色预警持续发布的第15天,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日至10日,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中北部、重庆等地仍将持续高温天气。有监测显示,全国10大高温城市中浙江省独占7席。

  江浙等11省区气温超40度 部分地区干旱将持续

  中央气象台今晨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新疆南疆盆地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仍是高温的两大主要阵营。

  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上,浙江、江苏南部、安徽中部和东南部、上海、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江西西北部和东北部、福建中部偏东、重庆西南部、四川东南部及南疆盆地东部等“火红”的区域最高气温仍会超过40℃,局地有望突破42℃。

  气象专家表示,今年6月入汛以来,中国降雨北多南少,主要雨带在北方,黑龙江等地降水明显偏多,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与此同时,南方长时间高温少雨。未来,随着全球变暖的持续,中国的主要雨带很可能向北移,可能还会出现南方干旱、降水偏少而北方降水偏多这种天气。

  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的影响,贵州、湖南、浙江、湖北东南部、江西西部和东部等地存在中度到重度气象干旱。据气象部门预测,江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的高温少雨天气将持续到8月中旬,高温干旱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

  国家防总要求各相关地方和部门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准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统筹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努力把旱灾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10大高温城市浙江独占7席 多地破历史极值

  8月7日是中国农历节气“立秋”,但浙江高温依旧。据浙江省气象台监测,今天成了浙江省有气象记录以来高温强度最“彪悍”的一天。

  当天,浙江有54个县(市、区)最高气温超过39℃,45个县(市、区)突破40℃,27个县(市、区)达41℃以上,5个县市超过42℃。奉化43.5℃、绍兴42.5℃、新昌42.3℃、嵊州42.2℃、富阳42.0℃。

  其中,奉化刷新了2003年丽水创下的43.2℃的浙江最高气温纪录。杭州城区今天也达到了最高的41.2℃,这也是杭州今年第四次刷新当地历史最高纪录。

  江南热,最热是浙江。如今的浙江堪比吐鲁番。截至16时,全国10大高温城市中,奉化、绍兴、嵊州、临安、云和、富阳、德清——浙江占居7席。

  7月以来,全国范围内相继出现极端高温天气。作为高温“重灾区”,浙江出现了60年来最严重的高温热浪少雨天气。奉化、新昌、余姚、嵊州、安吉、绍兴、兰溪、缙云、杭州等多地突破历史极值,最高气温和高温日天数的历史纪录纷纷被打破。

  高温天气未出现电荒 拉闸限电从未出现

  入夏以来,多个城市出现罕见高温天气,电网负荷也因此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但是,尽管如此,在用电高峰期,每年都会如期而至的电荒今年却毫无踪影,拉闸限电也从未出现。

  以山东为例,天气持续高温,山东电网用电负荷一直居高不下。7月10日和7月29日,山东电网用电负荷先后两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创出 5603.8万千瓦、5794.4万千瓦的纪录。8月5日下午,山东电网用电负荷打破了这一维持仅一周的最高纪录,再次创下5823.3万千瓦的新纪录。

  据预测,今年山东省电网统调最高负荷将达到5900万千瓦,预计将于8月份出现。但是,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未发生限电情况。

  此外,8月6日,北京地区电网最大负荷达到1716.5万千瓦,今年第二次刷新历史纪录,降温负荷增长明显,约占全部负荷的45%。北京市电力公司表示,目前北京电网整体运行平稳,负载率基本控制在80%以下。

  近日,全国多个城市出现罕见高温天气。受此影响,像山东和北京一样用电负荷刷新历史最高记录的城市不在少数。

  国家电力调控中心数据显示,7月24日和7月25日,全国日发电量两次刷新历史纪录。具体来看,华北、华东、华中三个区域电网及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七个省市电网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

  但是,尽管如此,每年都会如期而至的拉闸限电今年却一直未出现。而过去持续多年,每进入迎峰度夏时期,对于很多地区来说,拉闸限电是家常便饭。据了解,为了保证居民用电,用电高峰期间,很多企业都会被要求拉闸限电至少一次,有时候甚至几次。

责任编辑:石小榆【收藏】
上一篇:武汉“阔气”乞丐讨钱不成功 反赏路人一毛钱
下一篇:中国渔船南太平洋遇险:6人获救捞4遗体4人失踪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