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民生连线

热搜: 黔东南人口 凯里的士 阿幼朵 苗乡侗寨

县市直达: 凯里 丹寨 麻江 黄平 施秉 镇远 岑巩 三穗 天柱 锦屏 黎平 从江 榕江 雷山 台江 剑河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连线新闻 > 时评 > 正文

法律出手方能解“扶人遭讹”道德之困
作者:发表于:2013-12-31 15:27:51 来源:南方日报 』

  近日有媒体报道,12月14日,在惠州市惠阳区永湖镇,一名市民骑电动车撞倒了一位老人,并将其送医。住院一周后,他与老人家属商讨老人出院事宜但没有谈拢,于是发帖称被对方讹诈10万元,但伤者家属表示,肇事者的回避态度让人恼火,要价10万元是当时的气话。

  在过往与撞人有关的新闻事件中,每每触及老人、撞人等关键词,第一反应便是“碰瓷”一说,紧接着舆论一概对受害者口诛笔伐。与此同时,撞人者站在道德高地,甚至出现舆论对受害人的二次伤害现象。就如前不久发生的与事实存在偏差但广为传播的“老外北京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诈”新闻,这些现象固化了公众对类似事件的刻板印象。

  道德亚健康的现状下,“碰瓷敏感症”也成为一种公共情绪,被“扶人遭讹”的新闻吓怕了——潜意识里认为所有摔倒的老人都在讹诈,所有被撞的大妈都在装假。从彭宇案到四川小学生扶老人反被讹诈等事件,一提到“扶人”就想到碰瓷、讹诈。

  当然,并非每一起撞人事件都是碰瓷。例如,最近沈阳一名老人被雪后骑电动车的年轻人撞倒,老人自称有医保,让撞人者“赶紧去上班”。以德报怨与之前很多的以怨报德的反差自然成为媒体热捧的“中国好大爷”式道德模范,也成为反击道德滑坡论调的最佳佐证。

  合理赔偿与讹诈的界定,应当交给法律,不应听信个人话语体系中的只言片语。也就是说,对于事后的赔偿事宜,倘若不能得到双方当事人的私下解决时,应当寻求法律的帮助和界定。在惠阳发生的这起案例中,骑车者事实上是撞伤了受害人,所以并不存在碰瓷的争议,但问题的核心在于事后的赔偿事宜。此时应当通过相关政府部门取证,并鉴定受伤程度和受损程度,然后拿出解决方案,促使双方进行调节,最终解决纠纷。

  撞人者的法律责任与受害人的正当权益都应当得到明确化。道德难题遭遇现实尴尬时,法律援助应当及时介入,减免因此引发的冲突。在交通法律中,也应当对相关事件进行明细化规定,以避免讹诈等不法手段的滋生。

  监督机制和赔偿机制的完善和确立,是道德难题面临的一个缺口。单凭道德制约的确容易导致社会纠纷的产生,如何规避道德问题产生的社会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对“狮子大开口”介入法律程序,能够及时抑制道德困境。这是依法治国与百姓生活对接的一个象征,也是对法治精神的一次新考验。

  曾金

[收藏] 责任编辑:

上一篇 :我们欠所有14岁以上男性一条法律

下一篇 :药价管制伤人不见血

相关阅读

维权参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