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的茶叶基地仅茶青收入就达10余万元。”近日,雷山县达地乡背略村村民王兴坤兴奋地对笔者说。2006年,王兴坤承包了当地一片1100亩土地,开始种起了茶叶,还兴办了茶叶加工厂等,如今已收入颇丰。这是雷山县在山区农业建设中,实现茶叶产业扩园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雷山县境内亚热带森林茂密,土层深厚肥沃,表层黑壤富含腐殖质,是茶树生长的理想质地。茶园多分布在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自然环境、水质土壤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所出产的茶叶味醇耐泡,清香持久不散,饮之神清气爽,雷山茶叶的名气就此越来越大,名声越传越远。
近年来,雷山县积极扶持高效生态茶产业,引导茶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首先,该县加大举办形式多样的“阳光工程”茶叶专业培训。聘请茶叶专家进行对乡镇管理干部、茶农、返乡农民工等授课与实践指导,加大茶叶种植维护、茶叶加工以及管理经验等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力度。2012年至今已培训茶农780余人次。同时,为做到品牌宣传推介、市场营销拓展等优质销售服务,该县还加强对茶产业的优质销售渠道,优质对茶叶企业的指导和管理。全县有茶叶加工及销售企业56家,其中规模以上并获得QS认证的企业11家;有茶叶协会等行业组织25个,该县通过近年来的大力投入发展,茶产业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市场前景良好、品牌效应突显良好的局面。
该县通过各项政策的扶持,有力地推动了茶业的升级换代,茶农种茶效益也芝麻开花节节高。到2012年,该县茶叶基地面积发展到10.3万亩,全年茶青产量达5848吨,同比增长30.1%;茶叶产品产量1387万元,同比增长32.72%;实现茶业综合产值5.05亿元,同比增长33%。目前,全县茶叶种植已覆盖该县9个乡镇131个村12864户农户。现在郎德、望丰、方祥等九乡镇茶农正掀起了茶叶种植热潮中,预计2013年兴建种植2.5万亩。到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将达18万亩以上,农民人均收入来自茶叶收入达3000元以上。
据了解,丹江、望丰、方祥等乡镇的茶农还套种天麻、冰球子、猕猴桃、葡萄、核桃等药果类,上年完成人工造林7000亩,低产林改造9500亩,实现生态经济双赢。(李忠泽 唐光新)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