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华寨村位于隆里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3华里,与省级森林公园——春蕾林场相毗邻,全村辖3个自然寨,212户913人。华寨村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少数民族社区学习中心”示范村,国家计生委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贵州省授予“十佳和谐村寨”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华寨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大胆改革,现建有钢架日光温室大棚65个,小棚15个,年经济效益达100余万元。
从1998年,龙立堂、龙立江等党员村民就开始种植起了食用菌。乡、村党委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使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到2006年,有10余户村民种植了平菇,种植户人均增收1500多元。2007年县、乡进一步增加技术、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支持,2008年落实了近50亩田土。在菌种配制上,实行技术质量责任制,定期举办培训班,在生产的各个时期发放技术“明白卡”。村民们普遍尝到了食用菌产业的甜头,种植队伍逐年扩大。到2012年,全村食用菌种植户发展到78户,种植食用菌钢架大棚65个,钢架小棚15个,预计产量达50万公斤,产值达100万元以上。
如今华寨村考虑到食用菌发展中存在的品种单一、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制定了今后食用菌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一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增加高档菇的栽培面积;二是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引导村民成立组织协会,积极鼓励外村投资加盟,引进资金,确保菌农增收;三是修建冰冻库;四是推广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图为隆里乡党委书记唐立坤等党政班子成员冒严寒深入华寨村龙立堂食用菌钢架大棚了解金针菇的价格情况。(石福涛 林泽龙 摄)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