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上午10时,晴。
凯里市通往炉山镇的新干道,车子驶出新干道唯一的隧道后,眼前豁然开朗。此时,顺干道右侧开口的小道上去,就是炉山镇大土村。
“前面就是我家。”40多岁的大土村村民龙启生边带路边对记者说,“如果没有新农合做保障,我就是卖牛卖马,都无法筹钱给我爱人治病。”
1996年春节过后,龙启生和村里的大多数青年一道,前往广东深圳打工。2004年,龙启生和爱人杨丽花结婚。此后,夫妻二人一直在深圳打拼。2008年,龙启生和妻子回炉山镇大土村建起了漂亮的二层小洋楼,前后花去了30多万元——这是龙启生夫妻俩毕生的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装修。
2010年的一天,杨丽花临产时,被查出有风湿性心脏病,一半身子已经来到这个世上的儿子因为母亲突发心脏病而窒息死亡……
此后,为医治妻子的病,龙启生四处打短工,生活日渐艰辛。2012年4月的一天,杨丽花的风湿性心脏病又有发作的迹象,龙启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借钱,准备去省城给妻子动手术。
2012年4月26日,杨丽花在省人民医院做的手术非常成功,并住院22天。这场手术,龙启生夫妇共花去了11.11万元。
2012年7月的一天,龙启生接到了炉山镇合管办的电话,说新农合的报销已到账。当龙启生跑到镇农村信用社柜台查看存折,看到上面打印着的61300元余额的时候,这个40多岁的汉子双眼湿润了。
令龙启生想不到的是,新农合报销到账不久,他又一次接到镇合管办的电话:全市当年统一交纳的大额商业保险已在你账户生效,补偿已到账,请注意查收。龙启生再次前往镇农村信用社,看到存折上又多出了10500元……
龙启生激动地告诉记者说:“治我爱人的这个病,国家就补助了7万多元啊!这可是救命钱,当初交的50块钱,真的管了大用啦!我从心里头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这么好的政策!”
1月14日中午,炉山镇南方医院,三楼三病房。另一个享受了新农合和商业保险双重补偿的病患家属柳平贵也激动地对记者说:“以前我们是小病扛着,大病不敢住院。现在政策这么好,大家都敢住院、住得起院了。”
柳平贵64岁的父亲柳国忠患脑梗死疾病一直住院治疗。2012年共花费了15.7万元,除了获得最高10万元的新农合补偿外,还获得大额商业保险报销1.9万元。
柳平贵表示:“要是没得新农合大额补偿,我家今年就会欠债了。这50块钱,值得交!”获得了新农合大额商业保险后,恰好与柳平贵一家四口人的全年收入相持平。
凯里市新农合中心主任吴兰介绍说,2011年,凯里市引入商业保险对新农合制度进行完善补充,根据年度实际参合人数每人每年16元的标准使用新农合基金,向承保机构为所有参合农民投保,补偿对象是自费医疗超过2000元以上的参合患者,补偿最高封顶5万元,保底100元。
这意味着,凯里市所有的参合农民,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享受到大额住院医疗商业保险。
据了解,2011年凯里市参合农民住院获得大额商业保险补偿3905人次,占当年住院人次的15.58%,总补偿318万元;2012年全市参合农民住院获得大额商业保险补偿4365人次,占当年住院人次的15%,总补偿370万元。(记者 王道东 潘皇林)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