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为练胆量家长逼娃虐待兔子 勇敢能“速成”?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7-30 10:45:52  来源:荆楚网   


 

  网帖:小孩手掐拳打兔子

  网友“常趣败家”发帖陈述自己的见闻:在小区里溜达时,他看见一个小孩用手掐、用拳头打小兔子,很是残忍。他上前询问原因,小孩答:“妈妈让我打的,我也不想打。”他跟孩子妈妈聊天得知,这位母亲觉得儿子胆子太小,就想到用这个方法来锻炼他的胆量。

  此帖一发,立刻引来网友们炮轰,不少人认为这位家长的做法荒唐、极端、可怕。

  调查:练胆方式五花八门

  记者采访中发现,家长让孩子练胆的方式五花八门。

  武昌刘先生介绍,他见过让孩子“虐待”金鱼练胆量的。“我的一个朋友嫌孩子太内向、怕事,便买金鱼让他使劲捏,有好多鱼被玩死了。”刘先生说,这个孩子后来胆量虽然大了,但喜欢与别的小朋友打架,非常暴力。

  记者在网上搜索看到,还有去游乐场看“妖魔鬼怪”、“与狼同笼”等令人咂舌的练胆量法。一位父亲让3岁的孩子站在摩托车踏板上,自己驾车“东摇西晃”四处穿梭,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这位父亲称“在给孩子练胆”。

  专家:勇敢不能“速成”

  眼下,部分独生子女确实存在胆量小的问题。对此,省特级教师、武昌解放桥小学校长孙民说,小孩子的胆量应在生活中逐步积累,随年龄阶段的不同而循序渐进。如在小学一、二年级时让孩子尝试着不怕黑、自己睡。“衡量胆量的大小并不是看你敢去干什么。这位家长的做法容易让孩子产生暴力倾向、形成对生命不尊重等负面性格。”

  省特级教师、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认为“逼伢虐待兔子练胆”的做法不可思议。“教育孩子应从真善美三个方面去引导。这种极端扭曲的教育方法,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胆量,反而会给孩子造成伤害、留下心理阴影,使孩子变得残酷冷漠无情。”他说,勇敢不能速成,不要刻意去练。应该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磨练毅力,放手让孩子独立处理问题,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胆量自然就会提高。(楚天都市报 记者罗欣 实习生邹红 陈楠 周书粲) 

责任编辑:吴晓琴【收藏】
上一篇:中国留学生海外安全要预防与处置并重
下一篇:英吉利海峡发现英国名舰胜利号残骸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