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一个少数民族村的“美丽乡村路线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12-10 09:17:41  来源:  


  “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村要争取2016年建成小康社会。”“中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村委会要建设‘美丽寨碧’。”……在寨碧村村前河坝上,村党支部书记王清华、村委会主任刘荣平和村民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大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寨碧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旧州镇,全村990多户3500余人,其中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70%。2005年以前,由于远离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远近有名的穷村,“有女不嫁寨碧汉”的说法曾在当地广为流传。

  “老王,寨碧村的发展离不开你,回去做一番事业吧。”在镇里干部的劝说下,2004年在外地打工的王清华回到老家,并被群众高票选举为村支书,从此开始“绘制”寨碧村的美好蓝图。

  “小康就是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村民更和谐,村容更美丽。”王清华说,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成为当时村两委班子的头等大事。经过论证讨论后,寨碧村提出了“打工铺路、种养带户、加工致富”的思路,要求每名党员至少联系1户富裕户、扶持创办2户科技示范户、帮助3名贫困户,带领群众用外出务工的钱回乡开办种养殖业和加工业,加快了致富步伐。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到现在,寨碧村村民已累计投入3.1万个工时、2100万元资金,用于人饮工程、道路硬化、危房改造、村图书馆、村卫生室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

  如今,走进寨碧村,已见不到当年的茅草房,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别墅洋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已成为历史,柏油路直通村头,水泥路穿村入户。全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2005年的零收入到2011年拥有2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2000元提高到2011年的6513元,今年有望突破7000元。

  “现在讲究‘幸福指数’,收入高不一定幸福,一定要让老百姓都幸福起来。”站在村前的田坝上,王清华用手比划着:“这片是生态农业示范区,这片是寨碧村创业园区,这片是农民文化活动区,这块是农民新兴住宅区,以后我们将用‘四区’全面推进寨碧新农村建设。”

  “四区一推”寨碧村的美好规划正逐步照进现实。记者近日在创业园区看到,村委会与村民王仁勇、吴劲松、曹长林合伙创建的寨碧村农产品加工厂生产出来的优质稻米,正源源不断装车运向市场;寨碧村木器工艺品厂已投资300万元,正在紧张施工中。

  刘荣平说,村支两委像打理自己的家一样规划全村,发扬“踏遍千山万水找路子,历尽千辛万苦排困难,耗尽千言万语作动员,想尽千方百计谋发展”的精神,努力建设“幸福寨碧”,“现在的寨碧,可以说每个月都有新变化”。

  在刚铺好沥青的河滨路上,王清华告诉记者,村里计划在河边新建村民住宅区,按照图纸统一规划,并在附近文化活动区建设一个文化长廊,供村民学习交流、游客观光。

  “再过三四年,我们村将全面实现小康。”王清华说,“到那时,家家户户都富起来,村容寨貌更美起来,人人谈吐都雅起来。”(杨洪涛)


责任编辑:yangyi【收藏】
上一篇:男孩7岁后双腿变软 无法上学 姐姐就是他的"家庭老师"
下一篇: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淡季不淡(图)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