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大多城里的父母都喜欢带着孩子走出户外,到乡村享受“农家乐”。然而,在贵州省雷山县,许多父母却带着孩子回到老家和年迈的父母亲、留守在农村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在田间劳作,或深入农村到农民的田地里参加劳动,让生活在城里的孩子体会“农家苦”,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落后的生产方式,让许多农民在发展生产时仍很辛苦,劳作靠双手,劳动果实仍靠肩挑背驮,还在过着“日出而出,日落而息”的生活,农民耕作劳累、生活艰辛。而生活在城里的孩子们,却无法体会“农家苦”,让孩子参加劳动,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精神成为了一些父母的共识。今年中秋、国庆长假一到,许多父母便带着孩子到农村,参加打谷子、砍柴、打猪菜等。
长假第一天,在雷山县机关上班的唐先生和妻子就带儿子回老家----方祥乡水寨村,帮父母亲收谷,他们让12岁的儿子学割稻谷、捉鱼。唐先生说:“现代的孩子生活条件好,家长都对孩子有一定程度的溺爱,但是通过辛勤劳动,可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唐光新)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