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雷山:把昔日“珍品”、“贡品”变成竞争力商品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9-28 14:21:33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被誉为“世界苗族文化展示中心”的雷山,把昔日的“珍品”、“贡品”变成竞争力的商品,乡村旅游、银饰、剌绣、茶叶等民族产业蓬勃兴起。

  雷山“珍品”闻名遐迩,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世界最大的西江千户苗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郎德上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的苗岭主峰雷公山,苗族芦笙舞、铜鼓舞、苗族民歌、苗族织锦技艺、苗医药、苗年、苗绣、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仰阿莎和苗族贾理苗族鼓藏节等13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构筑了雷山集民族风情与原始生态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资源。

  雷山的“贡品”誉满全球,上世纪八十年代,雷山绿色“银球茶”曾经走进中央和国务院办公用茶,成为外交部对外交流馈赠的贡品。银饰、剌绣也随着赴欧美国家演出的文工团,成为搭建雷山苗族同胞与国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近年来,雷山通过搭建旅游开发载体,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把“珍品”、“贡品”变成具有竞争力的商品。目前,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雷公山森林公园、新桥苗寨等一批独具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民族文化旅游业已成为雷山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截止八月,该县共接待游客333.74万人次,同比增长20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98亿元,同比增长289.71%。银饰、剌绣、茶叶等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节节升高。2011年,该县从事银饰、剌绣等方面加工、销售和服务的有1.2万人,实现产值逾亿元。建成茶叶基地7.8万亩,实现茶产值3.8亿元,惠及茶农达1.05万户4.7人,雷山银球茶被列入即将召开党的十八大用茶之一。(潘国雄)

责任编辑:wenxiaosheng【收藏】
上一篇:关于首届中国.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举办时间延期的公告
下一篇:雷山县委书记黄清发到县人口计生局调研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