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寨碧村村民生活现状
图为寨碧村村民住宅
图为寨碧村村委会
图为寨碧村鹅养殖基地现场
图为寨碧村鹅养殖基地业主杨再富接受记者采访现场
图为寨碧村牛养殖基地现场
图为寨碧村农产品加工厂现场
图为寨碧村支书接受记者采访现场
4月8日是寨碧村民杨家接媳喜庆的日子,同时也是寨碧村委会为村民免费发放鹅苗的日子。这天,村支书王清华高高兴兴地带着村民们来到该村鹅养殖基地,亲手向村民们进行清点发放。
王清华——曾荣获贵州省新农村建设“十佳人物”,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等诸多殊荣。
今年年初,为着实紧抓绿色农业产业建设,促推经济提速发展,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王清华不辞劳苦,通过各种渠道,想尽办法,为村民解决鹅苗养殖资金困难。
王清华:村民们现在领取鹅苗养殖已基本不用“掏现钱”,在我们(村委会)与鹅养殖基地负责人(村民杨再富)商讨后,达成协议,村民领取鹅苗,待养大卖出后再向鹅养殖基地负责人(村民杨再富)交付鹅苗款;同时,村民领取每只鹅苗,村委会将会发放5元补助金,这不仅能够调动村民鹅养殖的积极性,而且也能带动村民致富;在销路这块,我将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作为宣传平台,确保商家上门收购。
“以前我是专门养鱼卖的,后来在外地看到许多人都在养鹅,而且利润可观,于是2008年开始我就转业养鹅,在发展养鹅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通过王清华支书和村委会的努力,想尽各种办法帮我协调资金,使我的鹅形成了大产业的养殖,收入也比较可观。”村民杨再富向记者娓娓道来。
2005年,年人均收入仅2500元的寨碧村民,无不盼着能够早日脱贫致富。就在这年,做事干练、处事公道的王清华得到当地群众的极大信任,被村民推选为党支部书记。从走马上任的那天起,王清华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在各级领导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旧州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立足于村两委的团结合作,王清华带领全村党员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全村面貌换焕然一新,以往的茅屋土墙,如今变成了别墅洋房。
2011年寨碧村全村经济产值3506万元,纯收入2341.9万元,实现人均产值9856元,人均收入6583元,创历史新高。
寨碧村鱼苗基地:基地位于高坡牛、寨沙、铁坡一带,鱼苗总面积为1100亩,每亩产值1500元,从事鱼苗经营的农户197户,鱼苗户均收入2万元,年产值达5万元的有20余户,其主要销售市场覆盖瓮安、福泉、余庆、凯里以及本县周边12乡镇。如高坡牛二组的鱼苗经营大户潘金银,2009年有鱼苗面积60亩,产值9万元。
寨碧村养鹅基地:地处旧州飞机坝,由本村村民杨再富于2009年创立经营,主要养殖品种为狮头鹅,总养殖3000只,2010年出售商品鹅200只,每只约8-9公斤,每公斤30元,出售鹅苗2500只,每只35元,2011年出售鹅苗8000只,每只45元,主要销往余庆、施秉和本县周边乡镇,通过产业经营带动了本村张友贵、杨三林、戎军生、张开松、潘兴斌等27余户养鹅户。
寨碧村养牛基地:地处舞阳河水库,滑石板处,共有30户余2011年12月建成6个养牛基地,现有人工种草100余亩,存栏牛60头。
寨碧村生态农业基地:该基地地处寨碧村长坡、尖坡、滑石板一带,其主要产业有刚规划的1343亩甘橘、880亩文旦柚以及桃子、李子等经果林示范带,同时,还有2000只的示范林下养鸡和山塘水库养鱼基地。通过各项产业的规划建设,村两委为生态农业区修通了7公里的生产建设便道,共涉及农户188户。
寨碧村优质米基地:优质米示范基地以精米加工为前提,通过科学的种植方式,帮助农户产业增收,种植面积1000亩,种植户62户,主要分布在寨碧大寨后坝一带,平均亩产量400公斤,每亩产值1040元,与普通稻种相比每亩产值可增加200元。
寨碧村中药材种植:地处长坡水库一带,太子参种植144亩,示范户代明飞桔梗种植面积10亩(地处王大坡)。
寨碧村巨锋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地处寨沙潘强现已种植5亩。
寨碧村杂交水稻配种基地:地处寨碧大寨后坝共300亩,于2012年3月建成寨碧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由村委会与农业扶贫开发局共同规划建成。
寨碧村农产品加工厂:村委会与王仁勇、吴劲松、曹长林合伙创建寨碧村农产品加工厂,厂址:坐落在河滨道老虎湾处,占地面积266平方米,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200万元,基地建设投资100万元,注册资金200万元,年产量为5000吨,优质大米,年收入预计75万元。
寨碧村木器工艺品厂:地处河滨道老虎湾处,现有两个车间,其中:1车间由王忠富负责;2车间由李绍峰负责。该厂共投入3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0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
王清华:寨碧村现已制定了“四区一推”的建设发展规划:“生态农业示范区,寨碧村创业园区,建一个农民文化活动区,建一个农民新兴住宅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最终目标是实现富裕、和谐、生态、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
据了解,寨碧村2012年计划争取党员培训综合大楼立项;争取河滨道绿化建设项目实施;完成创业园区规划建设;完成农民新村住宅区规划;启动农民新村住宅区建设;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建25户养鹅示范户基地等22项工作,促推寨碧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文筱晟)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