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出平安
立足于“坚决防止恶性、重特大治安案件和巩固人民群众安全感,深入扎实地推进“平安建设”。按照“什么犯罪严重就狠狠打击什么犯罪”的原则,健全经常性严打工作机制;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强化重点整治;继续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四个长效防范机制”建设,进一步织密治安防控网络。
2012年,黔东南州委政法委要继续按照中央、省委、州委部署,继续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着力解决社会管理工作机制不顺、合力不强的问题;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动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把流动人口纳入常住人口管理;着力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强力推进“阳光工程”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禁毒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年底实现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的全覆盖;加强对“两新组织”的服务管理。推动党的领导和政府管理对“两新组织”的全覆盖。推进综治工作向“两新组织”的延伸,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
紧紧围绕抓基层、打基础这个永恒课题,以贴近人民群众、服务群众为着眼点,着力解决“基层弱、基础差、素质低”等突出问题。认真落实省委政法委、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财政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党委政法委建设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要求,大力加强县级党委政法委建设。各县市党委政法委要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更名的契机,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加大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力度,争取大力支持,进一步明确定位、规范职能、理顺机制、完善机构、充实力量,为切实履行职责提供保障。要切实抓好自身建设,不断增强统筹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执法监督能力,不断提高领导、管理政法工作的能力水平;着眼于加强综治办、公安派出所、责任区刑警队、人民法庭、司法所建设,建立健全人往基层走、钱为基层用、劲往基层使的制度机制,把有经验、有水平的政法干警稳定在基层。各县市必须严格执行中央、省关于转移支付的有关规定,不得用转移支付经费冲抵本地应对政法工作的投入;加快政法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实现政法系统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更新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观念。要充分借助国家对贵州大力支持的有利时机,吃透政策,明确重点,强化规划、项目意识,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且要把规划具体化、项目化,做到变思路为规划、变规划为项目,从根本上改变基层基础建设长期滞后的局面。
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是公正廉洁执法的保障。要求该州政法委要按照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来推进队伍建设加强,以加强队伍建设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的思路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和加强队伍建设。按照中央、省委政法委关于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认真组织开展,确保每一名干警把“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努力使每一名政法干警都争做践行政法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切实加强政法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要继续组织开展好“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切实抓好州直政法机关领导挂帮县市、单位挂帮乡镇的工作;按照“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要求,大力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切实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推进司法民主,深化司法(警务)公开力度,全面实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行风评议员制度;加强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公开听证、公开审查制度,全面提升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着力加强政法调研、宣传和法学研究工作,努力在亮点打造、经验提升、氛围营造上有实现新突破。加强政法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情况;加强政法调研工作,重点围绕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化解社会矛盾、公正廉洁执法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调研,加快调研成果转化;加强法学会工作,办好《黔东南法学会》网站、《法学与社会管理》刊物,搞好课题调研、组织好法学交流工作。(刘磊 付先锐 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