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凯里一男子6年潜心探索出独门刺绣绝技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10-21 15:11:49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凯里一男子6年潜心探索出独门刺绣绝技

王光德运用新绣法指导绣工完成的首个作品《百蝶图》披肩。右为王光德,左为其妻。


凯里一男子6年潜心探索出独门刺绣绝技

王光德运用新绣法指导绣工完成的首个作品《百蝶图》披肩


凯里一男子6年潜心探索出独门刺绣绝技

王光德运用新绣法指导绣工完成的首个作品《百蝶图》披肩

    家住黔东南州凯里市的一男子,经过6年长期潜心的研究与探索,在粤绣与苗绣的基础上,独创了专门运用在披肩上的一种刺绣新技法。有关人士认为,此种绣法前景可观,需尽快申请专利和商标保护。

    “我认为此技法很有市场前景,并可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埋没于民间的大量的绣娘实现就业问题。”55岁的王光德是黔东南光德民族手工刺绣培训中心负责人,他告诉记者,6年前,他结识了广东一位专门做粤绣产品且手下拥有数千名绣娘的老板,在老板的技术支持下,王与他达成了来料加工粤绣的协议,但不久后,由于绣娘们觉得工价低不愿干了。怎样生产出既能提高绣娘的工价又受消费者欢迎的刺绣产品呢?此后,王光德带着这些疑问先后奔波于上海、苏州得地拜师学艺,得到了各地刺绣大师们的指导。王光德回凯里后开始对刺绣技艺进行揣摸与探索,他选择从妇女们身上披挂的披肩动起了脑筋。于是,王光德融合各类绣法,指导绣娘们经过长达半年的反复设计、材料挑选与不断试绣,最终在披肩上绣出了貝有很强立体感的花鸟出来(见图)。王称,这种绣法在控制针法间距,针尖穿过绸布的角度等等颇有讲究,所绣的花鸟等既有双面立体彩图之效果,栩栩如生又鲜艳夺目,一眼看去“与大自然中的花鸟实物基本相符”。

    “这样一块披肩仅批发价在6千与1万元之间。”王光德展示着他运用新技法设计并指导绣娘绣出的一幅百蝶图案披肩说,这块尚未完工的披肩已有多个客商出高价预计,但由于是他第一个绣出的作品,因此舍不得卖出。王称,披肩选用的材料都是丝绸,所绣图案仅限于花鸟昆虫等吉祥物,一块披肩绣工耗工时少则20天多则一个月,绣工可获工钱不低于2000元。王预计在5年的时间里,发展民间绣工1千人,运用新绣法专绣披肩,解决她们的就业问题。

    前不久,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到凯里开会期间,考察并听取了王光德首创的披肩刺绣新技法的过程后颇感惊喜,建议王光德尽快深挖苗侗原素,尽快设计并绣出多幅作品,尽快整理出资料申请专利和商标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有关人士还认为,此种绣法在尚未定名称的情况下,暂定名为“光德绣”。

    据悉,今年3月,由于王光德在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及活跃城乡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重用,还被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工商局表彰为“全省百佳创业小老板和百佳个体工商户”荣誉标号。另外, 10月18日,王光德还与凯里学院艺术学院签订了联合开办刺诱培训班的协议,王负责对学生们进行民族民间刺绣培训。“这样,我的刺绣新绣法可以走进高校课堂了。”王光德欣慰地说。(吴如雄)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报名当兵不用跑,应征只要动鼠标
下一篇:中国百名作家黔东南行榕江三宝侗寨献墨宝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