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努力
无计可施也无钱可用的刘琼仙,陪着儿子读了一年书,无论雨雪风霜,她都等在学校外面。少鹏写字比别人慢,但考试的时间正好够用,考试成绩特别好,在班里数一数二。而为了不上厕所,他几乎每天都不吃早饭。
原本已经搁浅的治疗,因为朋友的介绍,刘琼仙又燃起希望。“有丈夫的朋友说自己的孩子和我儿子一样的情况,在广州做手术治好了,还给了我们医生的电话。”联系之后,刘琼仙得到正面的回答,立马开始筹钱治病,但少鹏不愿去。在采访时,新快报记者问他原因,他没有说,但一颗颗泪珠滴落。
“他爸爸生气时就会说他,话重了,就说钱都是他花光的。他知道没钱就不想治。我告诉他,这也是最后一次努力了。”7月16日,母子俩带着1万多元,来到广州,经过一周的活筋训练,7月29日接受手术,术后情况良好。但花费已上升到6万元,少鹏父亲在家筹钱,也所获不多。“广州没有亲戚朋友,半个月后复查,肯定是不回去的。我想在医院大堂弄个板,让他有个地方躺着就行,我坐在边上。但医生说不安全,还是得找个地方住。”
■对话张少鹏
“病久了,我已经习惯挨饿”
新快报:在学校会有人笑话你吗?
少鹏:不会。
新快报:想上厕所的时候怎么办呢?
少鹏:老师让高个子的人帮我,他们也跟我玩得好,都会扶我去。我自己靠着桌子走到他们那儿,他们就会带我去。
新快报:不吃早餐能熬得过去?
少鹏:病久了,我已经习惯饿着了。
新快报:妈妈说你上个学期英语考差了,只有70多分,为什么?
少鹏:想到要做手术,我压力大呀,上课的时候会分神。现在做完手术,反而没有以前怕了。
新快报:成绩这么好,以后想考大学什么的?
少鹏:我想上大学,但怕自己考不上。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