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黔东南州"七大举措"实现农村消防工作标本兼治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1-07-26 17:43:52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针对黔东南州长期以来严峻的农村火灾形势,全州各地按照“试点引路,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农村火灾标本兼治的方法和措施。2007年8月20日,省人民政府第144次省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黔东南州农村消防试点建设方案》,分五年对150个农村大村寨开展农村消防试点建设。按照方案规划,全州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强化“七大举措”抓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实现了全州农村消防工作标本兼治。

    一是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切实把农村消防试点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把农村消防试点建设作为一项政府工程,成立以州长为组长、分管副州长为副组长,公安、安监、建设、供电、水利、旅游、文化、民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农村消防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各试点县市也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一个试点、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试点工作责任机制。试点工作中,州政府采取召开现场会、签订责任书、下派干部蹲点、定期督察、组织验收和责任追究等办法,深入推进试点建设。

    二是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实施农村消防试点建设。按照省政府“既要做好消防工作、又不能破坏民族地区风貌,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的要求,立足村寨特色,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确立分三个层次实施试点建设。首先是对列入国家和省、州保护的民族文化旅游村寨,按照“四改、三保、两强、一高”(“四改”,即水改、电改、厨改、路改;“三保”,即保护民族村寨的自然历史原貌、保护民族村寨的文化传承、保护民族村寨的民居建筑风格;“两强”,即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消防规范化制度建设;“一高”,即全面提高村民的防火安全意识和抗御火灾能力)的原则实施建设;其次是对非民族文化保护但有一定旅游价值的村寨,按照“四改、两强、一高”和适当房改、寨改的原则进行建设;另外就是对普通村寨实施“六改,按照现代建筑风格,用不燃材料对农户居住建筑进行彻底改造。

    三是结合实际,制定标准,推动试点建设规范化进行。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试点建设,州政府按照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并重的原则,组织制定《黔东南州农村消防建设导则》、《黔东南州农村消防建设标准》、《黔东南州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实施细则》和《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村寨消防试点建设内容和标准》,形成“五图十表”和“八有目标”,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明确和细化试点建设内容,使试点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此外,针对不同村寨的不同特点,各县市建设、供电和消防等部门制作“厨改”、“电改”图集和软件建设标准,本着安全、适用的原则,指导试点建设。

    四是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农村消防试点建设。试点建设中,州委、州政府充分整合各种政策、项目、资金和资源,把实施人畜饮水、危房改造、移民搬迁、水利建设等项目建设与农村消防试点建设有机结合,着力解决农村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设施等影响农村消防安全的问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各级建设、水利、供电、交通、旅游、文化和消防等部门密切配合,分别对“六改”工程实施指导,合力推进农村消防试点建设。

    五是广泛动员,群策群力,充分发挥群众在试点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各地在试点建设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因地制宜、群策群力,通过大量细致的宣传发动,组织群众参与试点建设“一户一方案”的讨论,充分听取群众对实施电改、厨改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试点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安全性,充分调动群众支持、参与试点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群众逐步认识到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农村消防试点建设是党委和政府的惠民举措。广大村民在建设中积极出资出款、投工投劳支持试点建设,形成方案由群众讨论、建设由群众参与、成果由群众享受的良性机制。

    六是多措并举,加大投入,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州政府按照集中连片核心区户均3000元的测算标准对消防试点建设村寨予以资金补助(其中30%用于电改、厨改等户内消防改造,70%用于建设消防水池、铺设消防管网、安装消火栓、购置消防机动泵等户外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共投入试点建设资金16010.15万元,其中:省、州财政补助5513.4万元,捆绑项目资金3291.11万元,县级政府筹集资金6168.24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037.4万元,群众投工投劳31万余人次,投入技工10万余人次。

    七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实现农村消防工作“八有目标”。一方面是切实加快农村消防试点建设步伐。为确保农村消防试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州委、州政府从2007年起每年将20个村寨消防试点建设作为州委、州政府拟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共完成试点村寨建设120个33873户,实施电改28054户,厨改23748户,房改2782户,修建消防水池599个46247立方米,铺设消防管网230.59千米, 安装消火栓1115个,购置消防机动泵287台, 购置水带46760米,消防水枪1934支。另一方面是以农村消防安居工程为载体,在全州农村50户以上村寨推广试点建设经验。立足实际,按照软件先行,抓好规划,逐步实施硬件建设的原则,切实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实现农村大村寨有消防组织、有规章制度、有消防规划、有消防队伍、有消防设施、有消防水源、有宣传氛围、有考评奖惩的“八有目标”,提升了农村火灾防控水平。(张正特)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赵音强副总队长"八一"前夕慰问干部遗属及官兵
下一篇:黎平侗家汉子种植金银花走上致富路(图)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