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区内特色景区
温馨农家屋
游客喜摘鲜果
6月12日,记者在岑巩县龙田镇金坛湾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区内看到,自驾游客络绎不绝。或三五成群在桃园里采摘鲜桃开心品尝,或在具有南国风情的竹楼凉亭里观光赏景,或在农家屋里品尝农家传统美食,或在蓝色的游泳池里嬉戏,或在龙江河的沙滩上漫步……尽情享受原生态的舒爽、怯意。
金坛湾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是该县龙田镇返乡农民工陈昌银投资200余万元亲手创造的奇观。5年前,这里却是一片贫瘠的荒山野岭。
蜿蜒秀丽的龙江河在该县龙田镇老鹰岩境内画了一个流畅的大“S”,南岸的半岛形似坛状,土质金黄,于是就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金坛湾”。
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返乡农民工陈昌银来到金坛湾,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他看到了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希望。于是,他倾其所有,与人合伙,筹集资金200余万元,修通了1.5公里的入园公路;承包了荒山荒地200余亩,河道20多公里,自己动手开荒种蔬菜、植果树,喂养猪、羊、鸡、鸭、鹅等家畜,在承包的河段投放了鱼苗,建起了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
眼看产业园的生意逐渐红火,2006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冰雹和大风,把漫山遍野的桃树夷为平地,岸边的建筑全部刮进河里,整个生态园几乎“全军覆没”。
陈昌银没有忘记当年要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承诺,他从废墟中站起来,开始了再次创业。
经过几年的打拼,如今的金坛湾,具备了观光、美食、住宿、娱乐、水上游玩一应俱全的休闲度假条件。铜仁、凯里、黔南、贵阳、遵义以及两广、两湖、重庆、四川等外省游客纷至沓来。金坛湾生态园的建设,不仅成就了陈昌银的个人荣誉(成了“黔东南州私人企业百星”之一),还吸纳了当地30多人就业,农忙或节假日达到100多人,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
该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金坛湾农业生态产业园的发展,有关领导多次亲临现场引导园区的发展,还把金坛湾列入了《岑巩县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扶持金坛湾生态园项目建设完善,通过项目资金、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等方式投入,预计投资额2000万元。”
目前,金坛湾生态园新的项目规划图已由贵州省旅游研究所拟制完毕,岑巩至石阡公路扩建、镇远至铜仁公路新建工程即将动工,将为金坛湾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张维军)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