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民族博物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12-31 09:35:07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港讯 (余德利)最近,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韦荣慧在贵州省雷山县城主持召开了中国民族博物馆贵州合作网馆座谈会,贵州省合作网的贵州省民族博物馆、黔南州民族博物馆、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馆、雷山县达地乡乌达村上马路博物馆、乌达村也吉组水族博物馆、雷山县苗学会、雷山县民族局的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与会人员从各自建馆中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和发言,会议取得预期效果,认为雷山县西江民族博物馆在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网的框架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使中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提升,在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保护的时候,乡村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增加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

 

    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网就是在中国民族博物馆的框架下,以合作的形式对全国各地的民族博物馆进行合作作为分馆,业务上接受中国民博的指导。西江苗寨博物馆早在2006年就与中国民博签约,成为第一个合作网馆,现在全国各地已有30多家合作网分馆。这种以合作网馆形式开展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模式引起了国家行政学院的注意和重视,列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研究课题加以调研,准备向全国推广。

 

    作为第一个合作网馆的西江千户苗寨馆,2006年开始成立,在中国民博支持10万元的情况下,对整个村寨进行整治,把整个村寨列为一个大型露天博物馆,村寨内的1300多户人家、建筑物、道路、生产生活用具及活动、山林、田、土等都归为博物馆里的文物加以保护和利用,并选择32户文化保护较为完善的农户建立家庭博物馆,在寨脚利用   学校的老地基修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西江苗族博物馆,同时对全寨民族文化保护(主要为建筑物)较好的农户进行评级,对保护好的农户发放文化保护奖励金,平均每户农户每年从中获得几百至几千元不等的奖励金,形成“人人是文化的主人、个个是文化保护的主体、家家是民俗博物馆、户户是文化保护基地”的文化保护氛围。

 

    与会人员畅谈各自办馆的成功经验,并如何更好地办好“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网”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尽快制定“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网”的相关统一规范的标准和规章制度;二是加强对合作网馆的业务培训;三是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对新建的乡村博物馆从经费上、业务上给予大力支持;四是正在筹建的乡村博物馆应各具特色,切忌雷同。

 

    最后,韦荣慧副馆长对如何办好中国民博物馆合作网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一是西江千户苗寨馆应树立整个村寨就是一个大型露天博物馆的理念,让广大游客到这里旅游感觉到是在观赏文物,而不同于一般的景点参观旅游,同时也让广大村民认为我们在这里生活的所有一切都是很有价值的,都值得进行有效的保护。二是把西江千户苗寨馆考虑为一个大型露天博物馆,申请博物馆免费开放国家补助资金,届时游客进入西江千户苗寨参观就可以不收门票了,解除了西江景区目前偷逃门票现象的发生。三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对博物馆建设的投入。四是整合好雷山县的苗族文化研究机构,如雷山苗族文化研究中心、雷山县民族研究所、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等机构可整合或联合办公,并与雷山县苗学会等社会团体合作,成为雷山县专门研究苗族文化的核心机构,并制定计划,每年出几部雷山苗学研究的文献成果出来,形成中国苗族文化中心的有力支撑;五是省、州、县、乡村博物馆的建设及功能分工要有定位规划,各馆要有自己的建馆定位和特色;六是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做好郎德上寨文化保护促进旅游开发模式及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促进文化保护模式的调研,为今后建立民俗博物馆提供借鉴和经验。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剑河贫困儿童曾令凯学习生活无忧谢众人(图)
下一篇:黎平:茶博会“取经”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