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侗乡黎平:多元文化让百年老街续写传奇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12-15 09:18:48  来源:新华网  

 

    据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14日电(记者石新荣、张芽芽)明清时期的商人街、灰墙黑瓦的徽派风格建筑、波浪形屋顶的福音堂、中共黎平会议会址……在侗族风情浓郁的贵州省黎平县,有一条承载着丰富而多元文化内涵的翘街。

    黎平位于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古盐道上,明清时期,湖广等地的盐经此运进贵州。在占地1平方公里的翘街上,客商云集,商业发达,建筑以徽派风格为主。

    随着古盐道的衰落,翘街也一度失去原有的风华。湖广会馆、江西会馆等老建筑,要么湮没于时光,要么衰败不堪。

    近年来,黎平县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翘街进行了修复、改建和整治,恢复其原有的建筑风貌,使"两头翘,中间低"的翘街更加精致、迷人。街道的两旁商铺林立,向左右拐出的巷子里藏着菜摊和肉铺,放学的孩子边吃刚买的零食边走过,整条街弥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让翘街更出名的,是在这里召开的中共黎平会议。1934年召开的黎平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会议,肯定了毛泽东西进贵州的意见,为遵义会议奠定了基础。

    翘街上的黎平会议会址、黎平会议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均免费对外开放。在纪念馆里,记者见到了侗族姑娘杨再艳。穿着黄色呢大衣,用传统的刺绣背袋背着一岁多的女儿,杨再艳正专注地参观纪念馆的陈列。她说,黎平会议赋予了翘街特殊的历史意义,值得人们记住。

    在翘街,白色墙面上绘着红色十字架的福音堂显得很特别。这是德国传教士郁德凯设立的,他与妻子两人在黎平传教行医直到上世纪40年代。如今福音堂也得到修复,恢复行医和宗教活动的功能。由于黎平教徒很少,多数也不住在翘街附近,另有其惯去的教堂,这里的礼拜堂主要是展示翘街历史中的一页。

    黎平中医院民族医药部如今设在福音堂。记者在这里见到侗族医生曹鸿时,他正在诊疗患者。他学的是中医,也吸收了侗医的经验来治疗骨伤、风湿等疾病。他说:"这条街以前比较破败,现在卫生、整洁得多,在这里工作感觉很舒服。"

    作为一条历史悠久的商人街,商业是翘街不可缺少的元素,这里的新老商户,都在谋求着更大的发展。在黑底金字招牌的"唐氏裁缝铺"门口,老板唐德培正在抽烟。店面是他祖传的,唐家的祖先清代就来到翘街,已经100多年了。

    他说,本地人买成衣的多,做衣服的人少了,外地人来旅游更不会找裁缝做衣服,生意不好做。他正筹划网上开店,销售黎平一带有特色的土特产。

    在这方面,由侗族夫妇吴道奇和吴恋益开办的奇洪侗族服饰似乎走在了前面。

    "我们是侗族人,喜欢我们自己的衣服,愿意做这门生意。"在江苏学过裁缝的吴恋益说。

    吴氏夫妇的服饰店前店后厂,引入机器批量生产侗族服饰,目标客户是舞蹈团体、会展商等需求量比较大的客户,经济效益可观。服饰店在翘街上已经开了七八年,吴氏夫妇从没考虑过离开。

    "做民族产品的生意就要在这条街上,而且翘街也在越变越好。"吴恋益说。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肇兴侗寨:走进悠然写意的侗家山水画卷
下一篇:黔东南州两起村寨火灾追究领导责任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