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四川日报(成都) 一直很喜欢贵州镇远,前前后后去了多次。小小的一镇,宛若玉带的舞阳河绕城而过,蜿蜒曲折的古城垣固卧在石屏山上,古桥、老街,淳朴的民风,进入视野的景致,苍翠而古朴。
镇远古镇作为黔东南的明珠,一脚踏着云贵高原的高天厚土,一脚涉入长江水系的福泽之地,地理位置为镇远带来了几多辉煌与荣耀。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祁顺曾写道:“多佳山水士大夫南边多游焉,或不得游则有为恨者矣”。
走在镇远街头,仿佛青石板在倾听古老的脚步声,小巷喃喃诉说昔日的繁华,高高的院墙深锁悠悠的古韵……或许是那些屋宇的墙壁,曾渗入了几代人的体温;或许是那些断壁残垣,曾刻记着某个时代的故事;也或许是那些古朴的大树,曾经历过岁月的深秋与初春。这里的一块砖、一眼井、一座桥、一巷道,犹如一个个美丽音符,从悠长的历史深处合奏出古音旋律。
有人会说,从文化的底蕴上说,凤凰有沈从文的《边城》、绍兴有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而镇远有什么呢?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的一个篇目中就把古镇远描绘为“歌舞地”,苗族妇女梳椎髻,着苗锦,赤脚唱苗戏……小说中出现了许多镇远地名,有的地名至今仍完整沿用。
小镇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它的平常中隐藏的不寻常。
如今的镇远,深深浅浅的溪河中,可以看到如鱼儿般嬉戏的小孩、举家休闲游玩的人们,华灯初上,他们才会意犹未尽地离去。“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人们畅游古镇,寻求那里的古朴、宁静与大自然融合,这也许就是秀山丽水的镇远古镇的独到之处吧。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