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天柱干部群众追悼“抗日阵亡将士”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0-09-04 01:07:10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天柱干部群众追悼“抗日阵亡将士”

向先烈进献花圈

 

天柱干部群众追悼“抗日阵亡将士”

干部群众集体默哀

 

    本港讯 (特约记者 杨仁海 摄影报道)9月3日,天柱县在高酿镇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举行抗战胜利65周年群众纪念活动,社会各界干部群众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缅怀先烈们的英雄业绩。

 

    此将士阵亡纪念碑,位于原高酿镇,距天柱县城12公里。1995年,该纪念碑被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936年4月,高酿镇地良村侗族青年龙才铿为营救无辜关押在天柱牢里的几位兄弟,率300余侗民打进县城,释放所有在押人员。当时活动在锦屏、天柱的中共地下党员王定一闻知,即策动锦屏王泽龙赴天柱与龙才铿联系(因他俩同系被害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王天培部下),公推王泽龙、龙才铿为首领,聚集天柱汉寨罗秉钧家商议组队事宜。时值日寇已侵入中华,中国共产党年前发布了团结抗日的《八一宣言》。经商议,即树起“抗日救国军”的旗帜,王泽龙任司令官。下设三个团,龙才铿任第一团团长。抗日救国,名正言顺,深得人心。仅在汉寨5天,参加者就达1600多人。白崇禧闻报后,电令王泽龙为“贵州抗日救国军第十一纵队司令官”,国民党中央军独立三十四旅旅长罗启疆率部由滇入黔,在黎平将这支部队改编为一个支队,王泽龙任支队长。后又将编为独立三十四旅七○一团,王泽龙任团长。该团在黎平整训后,随三十四旅开赴抗日前线。在淞沪战役中,守卫上海东战场,即太仓县、浏河、大场、绿湾桥一线。后又奉命在无锡常州、句容一线堵击日军,与日寇浴血奋战半月,1000多人员伤亡殆尽。

 

    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1938年,由家乡知名人士龙友三等召开1000余人的纪念大会,宣传抗日救国的意义和鼓励广大青年踊跃参军,为国出力,在天柱高酿竖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因年久损坏,黔东南州文物部门拨款1500元,于1992年10月1日重竖此碑,并附《碑文》志之。

 

    当日,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天柱县在抗日将土阵亡纪念碑遗址举办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活动,来自机关、学校、驻地部队、社会各界的千余群众参加纪念活动。

 

    在纪念仪式上,天柱县社会各界干部群众向先烈致哀烈,悼念先烈,祈福和平。县四大班子领导代表先后庄严的向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敬献花,缅怀革命英烈。工作人员向学生群众发放抗日将士阵亡宣传资料,每人都在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活动横幅上签名,以誓“砥砺意志,报效祖国!”

 

    为了教育学生铭记这段历史,牢记国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精神,该县邀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贵州省作家协会、贵州戏剧家协会、贵族定作学会会员陶光弘讲述抗日将士阵亡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到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个个抗日的英雄人物,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再现了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使全体干部群众经受了又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凯里市加大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
下一篇:多部门深入镇远检查指导"两节"消防安全保卫工作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