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消息 近日,记者在天柱县渡马乡村民杨枝莲的种植园里看到,准备上市的西红柿光泽照人,这1亩多的西红柿地,是去年该县通过对煤碳废矿区实施综合治理进行覆土复垦后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天柱县对因煤碳、金矿、重晶石等长期开采形成的70多处废矿区进行综合治理和科学开发,通过发展经济林、养殖禽畜,使废矿区变成“聚宝盆”。
近几年,该县按照“建渠疏水、覆土植树、复垦种植、建圈养殖”的治理原则,积极吸收企业资金,在恢复地貌的同时,开发经济林。对难以复耕的废矿区,实行整地建圈养殖山鸡、山羊等。邦洞镇摆头村的村民杨大叔感慨万千地说:“以前这里一下雨就泥浆成河,如今经过治理,3亩多煤砂被覆土种上玉米、辣椒后,不但没了水土流失,每年还能收入3000多元。”
目前,天柱县已综合治理和科学开发废矿区70多处,共清运尾砂60余万立方米,复耕造田18亩,造地46亩,栽植花椒、松树、麻栗等树种2000余株,建圈16个800余平方米,年均养殖1500多只(头)家禽家畜,使昔日荒废的土地变成了“聚宝盆”。
(唐安平 熊诚)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