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潘国雄) “我出房子,你出资金;你拉客来,我做饭菜……”发展“股份制”乡村旅游成为雷山农民的时髦词。
西江苗寨农民李玉成建成一栋三层楼房,地势很适合发展农家乐,但由于建房资金全部倾完,还欠镇信用社贷款1.5万元,正当他犯愁之时,2010年2月份,贵阳市民张奎找上门来,要求搞合伙生意,李玉成求之不得,俩人情投意合达成协,李玉成以房屋入股,张奎出资购买设备,并负责招揽客源,得利按五五分成。
“不到三个月,信用社贷款还清了不说,还有近1万元进腰包!”“股份制”农家乐让李玉成乐歪了脸。
近年来,雷山农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由于存在资金等原因的不足,上等资源适合搞乡村旅游,却没有开发出来,而有的农民(市民)有资金却找不到地方发展乡村旅游,处于两难尴尬境地。观念一变天地宽,拥有旅游资源优势的农民主动打出广告或以房屋入股或以果园入股等方式寻找“抱团”发展之路,得到市场上的“里外应合”,实现了双羸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目前,雷山有219名农民参与发展“股份制”乡村旅游86个,成为引领该县旅游经济发展的弄潮人。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