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深不见底,里面可能有水源,但也可能有危险。 史宗伟 摄
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众多。如今大旱来袭,用水告急,人们自然把目光聚焦到地下。
昨天中午,记者抵达贵州省大方县沙厂乡。这里地处贵州高原腹心,平均海拔1000多米,山上石漠化严重,满是光秃秃的石头,山下到处是溶洞。
到地下找水,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可能死人。据报道,此前曾有志愿者帮村民进洞找水牺牲。昨天下午2时许,大方县沙厂乡村民彭显胜带领记者体验了找水的艰辛历程。
沿羊肠小道下山,进入一条干涸的河谷。寒风阵阵刮来,气温仅3℃。穿过一片荒芜的农田,来到一处岩壁。壁上有两个洞,洞口直径只有60厘米左右,趴在洞口往里望,十来米远处有一股水慢慢往外渗。
彭显胜和其他老乡简单商量了一下,脱掉外套往洞子里边钻。狭窄洞口刚刚能容下他的身躯,由于经常有人爬进爬出,洞口的石头已经磨得发亮。老彭拿着一口铝锅往里边爬,舀满一锅水再爬出来。洞口的老乡接过来倒入水桶,如此反复,十来分钟就装满一桶。
老彭的两桶水还没接满,其他邻居又挑着水桶赶到这里。有位老乡渴得受不了,舀了一瓢仰头就喝,一口气喝了大半瓢,他说:“周围都缺水,四面八方都到这里来接。”老彭接连爬了几趟,帮助邻居把水接满后才爬出洞子,挑水回家。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