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苗乡道路和谐畅通
——记全国交警系统执法标兵伍定华
●特约记者 唐光新
在雷山县,人们时常看到一名民警整天奔忙的身影:上街纠章、路面执勤、护送学生上放学、扶老人过斑马线……他就是雷山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伍定华。
伍定华,1973年9月生,1995年从榕江县林业局调入县交警大队。2005年,从榕江县交警大队调至雷山县交警大队工作,2006年1日,任雷山县交警副大队长至今,分管交通秩序。15年来,伍定华为了苗乡道路和谐畅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2002年1月,被省公安厅授予“人民满意的交通民警”、3月,被州公安局评为“全州交警系统先进个人”;2003年荣记三等功一次;2007年,被评为“全省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全省道路交通警护卫任务先进个人”,2009年,评为“全国交警系统第四批执法标兵”。
要常怀着“责任心”和“平常心”
伍定华常说,搞好路面执法,靠的是责任心和平常心。“责任心”就是每天上路执勤执法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多纠正一次违法行为,群众就多一分安全。 “平常心”就是以理性平和的心态上路执法,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交通违法当事人,处罚不仅仅是机械罚款,而是要以理性、平和的心态通过处罚的手段教育、警示当事人,排除交通事故隐患。
伍定华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雷山县苗族同胞有赶场的习惯,他们到县城或乡镇赶场搭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农用车,因运载群众赶场的客运车辆较少,客运车常常超员超载。每逢赶场天,伍定华总是带着民警在农村路口设卡检查,一旦发现有农用车载人或客车超载,伍定华总是叫驾驶员停下来,让搭载农用车、坐超载客车的群众先下车。耐心的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阐述坐农用车、超载客车的危害性,还主动联系客运站派车来接送赶场群众,让驾驶员和群众心服口服。
要心平气和地处理每一起交通违法
交通执法的工作中,经常会遇见许多胡搅蛮缠、拒不接受处罚的情况,有的甚至出言不逊,胡乱投诉。遇到这种情况,伍定华有他的处理办法,那就是要心平气和地处理每一起交通违法。
在雷山县城街头,一些单位的驾驶员打着县委、政府的牌子,随意乱停乱放,对此,一些民警不敢予以处罚。这样,反而助长了一些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的歪风。对于这一歪风,伍定华可不买帐,该罚的,毫不手软;该教育的,苦口婆心。
其实,伍定华也有他温情的一面。在街面上执勤时,遇到车辆违法停在路上,他不急于罚款,而是先用手摸摸引擎盖,看是冷是热。如是热,他断定这车是刚刚停下的,而且驾驶员就在附近,于是,他想办法叫来驾驶员,教育几句,让他把车开走;如是冷的,说明车子已经停了很久了,没办法他才开出罚单。他人性化的执法管理,让许多驾驶员感动。
罚款必须与教育结合,要做到宽严相济
如何达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理论上好讲,而在实际执法中却比较难做。伍定华总结了八个字:“罚教结合”、 “宽严相济”。
在雷山农村,村民们驾驶摩托车出行时,往往后面搭载一人,甚至两、三人。2009年12月,伍定华在对一违章摩托车纠正时,坐在后座的驾驶员妻子横拦竖挡,不让交罚款,伍定华耐心地对她讲:“我今天对你丈夫纠违罚款是对他本人和你们家庭的负责,如果他今天的交通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就会纵容他更加忽视交通安全,思想上的隐患就可能酿成今后的事故,就会危害他人的交通安全,给他自己和家人带来后患,今天对他罚款就是对他的教育和警示,使他以后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永远平安出行,这对他本人和你们家庭不是一件好事吗?”驾驶员的妻子听了伍定华有理有情的话语,缓和了态度,接受了处罚。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