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潜辉:黔东南旅游业没有搞不起来的道理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0-08-05 09:14:34  来源:  
肖潜辉(国家旅游局专家) 金黔在线消息 刚一涉及采访主题,肖潜辉便向记者抛出一个看似简单却颇为复杂的难题。在他看来,黔东南搞旅游,既是国家调整产业政策后的一个艰难抉择,又是...

 

 

    肖潜辉(国家旅游局专家)

      

    金黔在线消息 刚一涉及采访主题,肖潜辉便向记者抛出一个看似简单却颇为复杂的难题。在他看来,黔东南搞旅游,既是国家调整产业政策后的一个艰难抉择,又是黔东南民族文化瑰宝难掩其辉的一个必然。

      

    黔东南自治州的旅游业起步并不晚,上世纪80年代中期便有一定基础,但重视不够,一直无所建树。1999年,国家实施长江、珠江上游天然林禁伐,人工林限伐政策,将靠木头吃饭的黔东南推到了变革的前沿。在州内其他资源都不足以支撑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的局面下,州委、州政府作出历史性抉择,先后发文将旅游业定为全州发展的支柱产业。

      

    “从这个层面上理解,黔东南自治州是迫不得已选择了旅游业,但以我看来,旅游业不光能成为黔东南的支柱产业,还必将成为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起飞平台。”尽管对黔东南选择旅游业的被动不尽满意,但肖潜辉还是对黔东南旅游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他向记者摆出两大理由:一是民族风情独一无二;二是生态环境普天难寻。

      

    肖潜辉告诉记者,来贵州工作后,经常碰到一些外国背包游客,他们在黔东南每天串十几个寨子仍乐此不疲,淳朴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是吸引他们目光的焦点。从资源比较优势来看,黔东南州的自然生态仍处于原生或次生状态,这是追求返璞归真的现代人心目中的理想乐园。热情的芦笙舞、神奇的侗族大歌、美丽的水乡古镇、古朴的民族服装、神秘的原始森林、独特的建筑……黔东南所具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比起其他的风景名胜一点也不差,称其得天独厚也不为过,没有搞不起来的道理。”

      

    肖潜辉为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一个事例:今年“五一”黄金周到黔东南旅游的人数创下历史新高,达25.4万人,居全省各地、市、州之首。如果说贵州是今年黄金周的热点,那么黔东南就算热点中的热点了。他认为这是黔东南旅游业强劲竞争力的一个体现;是黔东南旅游业发展即将跃上新台阶的信号。

      

    要防止民族文化的衰退

      

    “发展旅游业,首先得找准自己的核心优势。”肖潜辉认为,独一无二的少数民族风情是黔东南旅游业的拳头产品,是成功的希望所在。他对记者说,外国背包旅客在黔东南旅游其实很苦,“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为什么仍会对黔东南情有独钟,原因是这里原生状态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别处难以看到。今年“五一”黄金周,黔东南迎接游客最多的地方是台江,占了二分之一强,原因是它在举办“姊妹节”,游客们就是冲着苗族独特的民族风情来的。有“千户苗寨”美称的西江古镇历来被外国游客视为旅游“圣地”,同样是因为它是苗家吊脚楼的典型代表。


   

    “比山,比不过黄山;比水,比不过漓江,但要比少数民族风情,黔东南可谓是全国首屈一指。”肖潜辉认为,黔东南旅游业要在少数民族风情上大做文章,要建立起打民族文化牌的发展意识。


   

    然而,当前一些破坏民族特色的行为和民族文化衰退的现象让这位主动要求来黔东南帮扶旅游的经济学家无比痛心。石板路变成了水泥道、百鸟裙换成了牛仔裤、铝合金上了“美人靠”、苗话变成了打工学来的“广普”……“所有这些自以为是的改变,都是民族文化衰退的表现,都是对旅游资源的肆意破坏。”肖潜辉认为,让干部群众树立民族风情就是资源、就是产业观念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防止民族文化的衰退。


   

    他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五一”黄金周前夕,为了解决游客在民族景区的食宿问题,黔东南州在各个旅游点发动群众推出了“农家乐”,以“当一天苗家人、做一天侗家客”为主题,搞起了特色餐饮。结果这种别具特色的推介方式博得了广大游客特别是外地游客的青睐,成为黄金周的一大亮点。肖潜辉告诉记者,“农家乐”不但为少数民族农民带来了实惠,也让他们转变了观念,看到了民族风情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现在有些村寨出现了不光是少数民族同胞重穿民族服装,就连汉人也开始学说苗话、侗话,学做苗绣、银饰的可喜局面。

      

    思路方法要不拘形式

      

    肖潜辉说,有两件事让黔东南人认识到了宣传对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

      

    去年,黔东南州曾经派人随国家旅游推介团到日本搞旅游宣传,展示会上,着苗族盛装的阿桑三姐妹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其他团队按惯例发资料、放录像宣传的同时,黔东南团不拘形式,突出自身特色,搞了一场风情表演会,事后被评为最受欢迎的代表团,日本游客也因此大增。今年“五一”前夕,黔东南派团到贵阳各旅游公司推介,重点推出自己的特色节目“姊妹节”,结果黄金周期间台江人满为患。

      

    肖潜辉告诉记者,现在州各级领导讨论得最多的是如何发展旅游。他为黔东南旅游业定下的发展思路是:突出特色,不拘形式,大胆开拓,超常规发展。

      

    黔东南搞旅游,最大的制约是缺少硬件建设的投入资金。道路、宾馆、卫生以及交通工具等都需要很多的钱,资金怎样解决?肖潜辉认为应从两方面突破,一是积极申请国家资金;二是适当变通增大招商引资力度。

      

    目前有很多企业看好黔东南的旅游业,几乎每天都有商家来洽谈合作开发,是否可以采取出让经营权的方式置换开发资金?这是卡在黔东南自治州各级旅游干部心头的一个难题。肖潜辉认为,出让部分景区的经营权以置换开发资金,引入大的投资商来搞旅游开发,可以有效解决资金难题,又可带来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无疑是一条多快好省的路子。尽管这种方法操作难度很大,其间涉及文物管理、林业、旅游、建设等部门的利益和相关法规,国家不提倡,但只要在遵守国家法规的前提下,兼顾各部门的权限和利益,还是可以变通实施的。

      

    至于软件,肖潜辉认为关键在人。黔东南旅游目前必须做的一件事,是要极大地提高各级干部和老百姓发展旅游业的意识,提高旅游行业领导干部的专业水平,因为正确的观念和专业化的做法比硬件更重要。

 

(廖琪钟 杨俊波 赵国)

【收藏】 责任编辑: 龙彦冰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