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空中课堂”靓苗乡党员受教育农民得实惠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9-12-21 10:49:12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港讯 (通讯员 侯天智)“让党员长期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这是雷山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为积极创新农村新型教育模式,雷山县把远程教育作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转变观念、获取信息、提升能力的有效载体,突出“学用”关键环节,着力构建长效工作机制。目前,全县已建成100多个远程教育站点,配备专兼职管理员200余人,实现了远程教育进机关、进党校、进乡镇、进村屯、进社区、进园区,使远程教育网络成为农民党员干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空中课堂”,成为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助推器。

    学政策,明事理

    针对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的特点,雷山县在开展党建活动时,改变了传统的听报告、读文件的方式,充分运用视频点播、网络查询、播放光碟等手段,要求各站点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该县丹江镇乌东村结合本村农业生产实际和党员干部群众特点,制定了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切合本站点实际的教学计划,先后组织村民收看了《“十七大”解读》、《农村土地承包法》等资料片,村民不仅愿意学,而且学得进、用得上,有效地解决了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受到了农民党员及群众的普遍欢迎。

学典型,谋发展

    该县将产业基地打造成远程教育的延伸课堂,将课堂教学与实践基地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学用工作格局。雷山县远程办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针对性地选择有一定经验和基础的种养殖基地、能人大户、科技示范户,建立了生态养猪养牛基地、蔬菜大棚园区、茶叶加工协会、果品协会等远程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将基地周围分散种养殖农户联合起来,为农户通过远程教育学农业科技搭建起平台,逐步形成资源互补+技术互助+市场共享的优势共同体,使农户、基地、市场联系更加紧密。截至目前,这些远程教育示范基地已开展现场教学30余场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1800余人次。通过学习实用技术,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全县各乡镇站点充分利用远教设备,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学习农村适用技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无公害、高效益的种养项目,实现了增产、增效、增收。

学经验,强本领

    该县远程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教等部门组成联合巡讲团,针对不同年龄结构、职业技能返乡农民工的培训需求,采取巡回宣讲的方式,深入各乡(镇)村开展学习辅导活动。同时,各乡(镇)村分别组织返乡农民工到种养殖大户、个体加工厂参观学习,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专家讲解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网络教学与播放电教资料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大规模集中培训。采取“用过去的事教育今天的人,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外出人创业的事教育在家的人,用致富人的事教育奔小康的人”的方法,围绕农村党员教育,发展支柱产业,开发本地资源,制作乡土课件,拓展远教功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返乡农民工转岗专题辅导培训120场(次),培训5600余人次,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率达到85%以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

学技术,促增收

    该县远程办利用雷山县党建网、农业信息网等网站,为农民工提供科技知识,并与就业局合作,在党建网开设了党员干部群众就业创业信息专栏,积极为党员干部群众、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搭建平台。雷山县丹江镇返乡农民工杨敬仁通过观看县远程办下发的养鸡光盘,加上自己的实际经验,很快掌握了鸡的孵化技术,开始从事种鸡饲养与孵化。现在存栏成鸡有3000只,预计春节前就可全部出售,净利润能达到5万元以上。

学文化,树新风

    该县远程办在全县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政策法律法规、思想文化、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而且加强了对广大党员群众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树立和谐友好文明的新风。开通乡村远程教育网站后,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和设备优势,利用晚上的时间播放电影、戏曲、小品等文娱节目,并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举办戏曲专场、经典电影专场、科普讲座等,极大地丰富了党员干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观看远程教育节目,给农村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宣传党的富民政策,赞美和谐幸福新生活,深受群众欢迎。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州武警支队扎实开展2010年度新兵思想调查(图)
下一篇:州武警支队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网上业务培训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