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消息 贵阳12月19日专电(记者王橙澄)尽管寒风凛冽,但舞台上的村民芦笙欢奏、舞步灵动,台下的人们也禁不住随着乐曲摇摆。在贵州·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的芦笙赛上,来自14个侗、苗、瑶族村寨的芦笙队,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赛歌赛舞,竞赛中又透着浓浓的喜庆。
歌舞和芦笙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统称的“芦笙舞”包括多种内容和形式,有节日时的自娱性舞蹈、有青年男女之间进行交谊的舞蹈、还有芦笙高手边演奏边展示高难度舞蹈技巧的表演和竞赛性舞蹈。为了保护和发展“芦笙舞”,黎平县从去年开始举办了芦笙节,今年是第二届。
参赛队之一的黄堡村林掌芦笙队,是黎平县最大的芦笙队,共有80余名队员,均是黄堡村的村民,上到60多岁的老人,下至小学六年级的孩子,老中青三代的组合让林掌芦笙队生机勃勃。
舞台上,身着本民族盛装的侗、苗、瑶族村民,在吹奏小号芦笙的领队的带领下,时而合成圆圈齐跳,时而分成两排对抗,观众们也都沉浸在音乐和舞蹈的快乐里,全然忘了大家是为了比赛的荣誉而来。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