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黄平草绿坪村:大山深处藏琴师(组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09-12-17 15:19:36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黄平草绿坪村:大山深处藏琴师(组图)

时间在李光宇的家里显得特别缓慢

 

    □黄震 吴如雄

 

    在黄平县旧州镇草绿坪村的一间普通的民居中四季都有调弄古琴之声隐约传出,在这样的乡间僻壤,不知情的游人定会惊诧:沿路未见桃花,何来雅士定居?李光宇这位祖籍上海的制琴匠人,在贵州大山深处潜心斫琴20余年。年近七旬之时,制琴技艺经多方传播,才被大家所识。这间地处偏隅的制琴室,如今成为国内琴友辗转拜访之地……

 

黄平草绿坪村:大山深处藏琴师(组图)

检查古琴是李光宇每天必做的功课

    古镇“藏”琴师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李光宇就是一个普通的乡间老头。微弯的腰,满头的白发,让他也自认难抵岁月磨砺。他给自己取名为“少叟”,前面还不忘加一个贵州简称“黔”。黄平县旧州镇是妻子的故乡,他与妻子在扬州认识成家后,迁回贵州居住,至今已有22年,他说自己已是地道的贵州人。

 

    贵州多杉树,很多村民的房屋都用杉树来构建。再加上贵州西部的大方县产生漆国内闻名,这是斫制古琴的最佳材料。除了家事,上述两点也是让李光宇一直留在贵州的原因。

 

    贵州地处祖国西南,识古琴的人少之又少,听到李光宇在贵州制琴的消息后,一位贵州琴友感动得彻夜难眠,第二天清早,就从上百公里外赶到黄平旧州与李光宇见面。

 

    12月12日的中午,李光宇对记者说,22年前第一次来贵州,根本不知道黄平县的具体情况。但后来才渐渐知道,旧州也是一个颇有历史渊源的地方:当地是氵舞阳河的上游,是这条河上溯到黔东南的最后一个通商码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一个名叫且兰国的国都。如今,这里是贵州省的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古老的小镇与这位来自扬州的琴匠一次牵手,终生为伴。

 

黄平草绿坪村:大山深处藏琴师(组图)

简陋的工作室每天只有李光宇和妻子的身影

 

    凝固时间的琴社

 

    村口就是李光宇的琴社,进门迎面看到的是满壁古琴。古琴也称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而琴居四者首位。

 

    李光宇说,自己不会弹琴,只能正确调校古琴。一位业内琴友曾经这样评价他:“李先生不谙弹琴之技,但弦中三昧却拿捏得正合分寸”。

 

    在客厅的火盘边上,李光宇端出茶盘泡上清茶和我们喝茶聊天,由于事前没有预约,他身着围腰和袖套,满身都是点点油漆,但他却不以为忤。谈话间,他说自己制琴为维持生计。并没有故做高雅,掩盖借此赚钱养家的事实。

 

    实际上,一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古琴销售十分困难,李光宇家道也十分清贫,家中摆设与当地村民并无二致。

 

    妻子赵素芝说,早年自己在扬州打工,李光宇时任扬州民族工艺美术厂副厂长。经营举步维艰的时候,有人建议转产古琴,经名师指点后,李光宇学会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后因子女的户口问题,不能在当地上学,夫妻俩协商迁回贵州居住。

 

    回到贵州,两人还是重操旧业,制作古琴为生,这一做就是22年。李光宇说,最近有传自己所做的古琴,被日本天皇所藏,应为谬传。实际情况是,他送给故人一把伏羲式古琴,2007年9月,这张古琴作为文化艺术交流团的乐器在异国演奏,其间日本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十分珍爱这张古琴,提出想要购买。因是赠物,李光宇的朋友不能售卖,只得将琴赠与对方。最后,古琴被日本国家博物馆收藏,并颁发了收藏证书。李光宇说,至今,他也没见过证书,也只是听朋友传言而已。“做琴和做人一样,实事求是才行。”这是李光宇多年来深谙的道理。

 

    2006年11月,李光宇曾经以个人名义在中国古琴网上发表声明,“本人斫琴,除粗胚大样由木匠制作外,琴徽由内人亲手磨嵌,其他工序均由本人亲自一个完成。所有古琴均选用民国至清早期老杉或存放五年之青桐为胎,纯大漆、鹿角霜制作。

 

    鹿角霜是一种药材,也是古法制琴造胎刮灰时必不可少的东西,十分昂贵。李光宇说,自己所做的古琴全是真材实料,所以价格也要昂贵一些,但是足可做琴友收藏之用。

 

    做琴的工期是一年,年近古稀的李光宇,与妻子在琴社起早贪黑,一年也只能制出20张古琴。时间对他来说,是以年为单位,365天对着20余张古琴,精打细造。进入琴社,时间仿佛变得稠密很多,在古琴的泛音里缓缓流逝。

 

黄平草绿坪村:大山深处藏琴师(组图)

打磨古琴


黄平草绿坪村:大山深处藏琴师(组图)

调音

黄平草绿坪村:大山深处藏琴师(组图)

音色优美的古琴是这种经历岁月的双手制作


黄平草绿坪村:大山深处藏琴师(组图)

每年的产量就是20把古琴

 

    远道客来觅知音

 

    2005年,一位雷山县的苗族后生杨贵景得知贵州有这个琴社后,辗转到来黄平。小伙子说,自己从小对古琴十分着迷,由于古琴昂贵,一直未能拥有。李光宇的妻子回忆,杨贵景进入琴社后,一头钻进李光宇的琴社,除了吃饭时间,两天两夜坐在房间内,弹奏古琴。

 

    最终,他从家里带来了40斤鹿角霜,在李光宇处换回了一张他一生都想拥有的古琴。李光宇说,见那孩子对古琴如此钟爱,自己也愿意成全孩子的心愿。

 

    过了一年,一位西安琴友从杨贵景处得知李光宇的详细地址后,从陕西赶到贵州。对着琴社的古琴,赞叹不已,彻夜弹琴,不知疲倦,虽然对方没有购买意象,但夫妻俩依然热情接待。

 

    李光宇说,有很多学古琴的人多次问他,如何才能得到弹琴要领。李光宇总是回答,你弹琴自己就得到了欢愉,如果连自己都不快乐,那别人如何感动?!

 

    黄平旧州地处偏远,这么多年来,琴友们都是执著地辗转来到夫妻俩的琴社,琴社自然也热情地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琴友。

 

    有来客不善言谈,但提到古琴大多相互心神领会。更或者,根本就不需要言语,就像源自战国时期动人的伯牙与子期,一曲《高山流水》演绎一段传世故事——这是弹琴的和制琴的人,在旧州镇的那间乡舍里最美妙的精神交流。

 

责任编辑:vjlin【收藏】
上一篇:黔东南州法院召开法院院志首发座谈会(图)
下一篇:沪昆高速凯麻段发生交通事故车上猪仔集体"越狱"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