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吸毒的无业男子,通过QQ聊天编织骗局,以帮忙找好工作、落实经济适用房为诱饵,骗取“老乡”14万元。目前,3名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
网上聊天结识热心“老乡”
31岁的镇远县张某,长期在绵阳工作,一直想回到贵州。
去年1月,张某QQ聊天时,认识一个自称在贵州民政部门工作的老乡。两人聊得甚是投机。得知张某想回家乡找工作时,对方立即热心表示:愿意通过关系,帮助其落实工作及经济适用房。
经过多次联络,“老乡”完全取得了张某的信任。去年1月底至10月间,张某先后将14万“关系活动费”、“指标费”,汇到网友“老乡”指定的银行卡号上。去年10月28日,感到不妙的张某,匆匆赶到涪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报案。
汇款30次骗走14万元
民警询问受骗经过,发现嫌疑人与受害人并没有真正见过面,认识和交往均是通过网络和电话。
嫌疑人是如何让一个未曾谋面的人,将14万余元现金汇入其账号的?专案民警发现嫌疑人在与受害人交谈中透露出自己也是贵州人,是靠关系安置进民政局的细节,骗取了受害人的充分信任,受害人先后汇款30余次共14万元,其间使用了10余个电话号码、数十个银行账户。
民警出击3人落入法网
7月31日,公安部刑侦局反馈信息:嫌疑人李某目前正在贵州强戒所戒毒。专案民警立即前往贵州提审李某。经过艰辛审讯,狡猾的李某终于败下阵来,如实交代伙同自己的同乡男子陈某、白某共同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
在了解到另两名嫌疑人也为吸毒人员后,专案民警迅速到贵阳、铜仁等地强制戒毒所、劳教所开展协查,并于8月3日在贵州某劳教所抓获了20岁的陈某。8月15日,22岁的白某在贵州省印江落入法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