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信息时报消息 近日,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90名队员在广州大学城分两批出发,分赴广东省揭西县和贵州省凯里市榕江县的几所小学支教。支教活动将持续到7月31日,期间,他们将于所在地开展课程教学、1+1家访和信息化调研等活动。
支教还帮孩子寻求资助
中山大学“心心之火”支教队成立于2007年6月,是一支主要由中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一直致力于支持山区教育和信息化发展事业,每年暑假都会到山区支教。这个支教队虽然归属于中大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团委,但队伍的日常运作都主要由队员自行策划组织,今年的暑假支教活动也完全由学生带队。
据了解,支教队到达当地后的第一个任务是举办开学典礼和家访。他们出发前已准备好开学典礼的节目,还将通过家访动员山区儿童来听课。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支教队还带去了一个课程库,并准备了话剧、手语等特色课程,更带去一个手风琴准备给孩子们上音乐课。支教队负责人介绍,当地物资非常缺乏,所以他们从广州五个小学中募集了许多书籍、文具、衣服,共计两吨多的物资全部捐给山区儿童。支教期间,队员们还会收集贫困儿童资料,回广州后为他们开展一对一资助活动。2008年~2009年间,他们已为140多名儿童找到资助,资助款项约3万元。
经费困难自己想法筹
支教队1+1小组的组长柳绿说,为了这次支教,他们已经筹备了一年。这一年里,经费是最头痛的问题。虽然支教队的日常运作费用可向所属团委报销,但报销费通常要在活动一个月后才能拨下来,队员们常要自行垫付。今年5月底,副领队朱同学就累计垫付了500多元。暑假支教费用是更大的经费缺口,因为只能保销保险费和托运费,交通费和生活费都要自己解决,每位队员约需550元以上,全队费用可能要超过4万元,现在队员们在山区里几乎天天吃的都是黄瓜和辣椒。
下学期起,支教队还可能从学院独立,日后所有费用都要队员们自己支付。支教队外拓组的欧组长说:“队员已经付出了自己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我希望能让他们少出点钱。”所以,支教队今年首次尝试向社会上寻求资金帮助。有一家手机组装公司的老板,在旅游时认识了外拓组的王同学,不仅捐给支教队2000块钱,还为他们募捐了衣物和书等物资,并出借公司车辆帮助运输募集的物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行部的史主任,也以每本1元的价格卖了1000本杂志给支教队,支教队在中大北校区以5元一本的价格,进行了两天的义卖,筹到了近4000元。
(杨晓雯 潘晓聪)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