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磨一剑”侗族大歌八年“剑出鞘”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09-11-21 15:00:36  来源:  
千年磨一剑 侗族大歌八年剑出鞘 ——侗学专家吴定国讲述侗族大歌申遗艰难历程 ○杨辉 2009年9月30日,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喜讯传来,侗乡大...


千年磨一剑 侗族大歌八年剑出鞘

            ——侗学专家吴定国讲述侗族大歌申遗艰难历程

       ○杨辉


    2009年9月30日,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喜讯传来,侗乡大地无不欢欣鼓舞,各个村寨芦笙阵阵,炮声轰鸣,锣鼓喧天,歌声荡漾,响彻云霄。侗乡儿女们穿着盛装,伴着芦笙在村子里载歌载舞,欢庆这历史性的时刻。


    “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侗族大歌的评价,而这个“声音”唱出大山,被全世界的人们所认知,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漫长旅程呢?我们采访了侗族大歌申遗的亲历人侗学专家吴定国老师,听听他述说着那些八年来的悲喜故事。


    经验不足 第一次申遗失败

    吴定国,黎平县地们人,著名的侗学专家,出生在侗歌世家,父母都是当地有名的歌师,从小受到父母的熏陶,一生潜心研究侗族文化,为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侗族大歌,以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的自然音符越来越为世人所喜爱。2002年,我州召开了“侗族大歌研讨会”,众多侗族专家学者在会上分析探讨了侗族大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后,纷纷认定,我州的侗族大歌具有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质。并且责成侗族人口最多的黎平县进行申报。研讨会后,黎平县便开始着手进行准备工作。吴定国作为资深的侗族专家,当仁不让地成为申报的主要筹备负责人之一。

    为了加大侗族大歌的宣传力度,扩大侗族大歌的影响力,为侗族大歌的申遗造势。从2002年开始,黎平县党委、政府就开始积极地强化各种措施,大力宣传侗族大歌。

    2002年,黎平县开始举办民族文化进课堂,让中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侗族大歌。2004年黎平飞机场开通,各乡镇的侗族儿女来到黎平参加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上演了举世瞩目的万人同唱侗族大歌的场景。同年,黎平县任命了167位侗族歌师歌手,开创了贵州省的先河。对侗族文化的传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侗歌歌曲的传承就在与歌师歌手,没有歌师的传承,侗歌就会流失。

    除了上面的措施外,还充分利用中央电视台,青歌赛等大型平台,积极参加各种国内的大型音乐比赛,提高侗族大歌的认知度。作为侗族大歌的专家,吴定国还积极组队到奥地利、日本等地进行演出,让世界各地媒体关注侗族大歌,世界人民了解侗族大歌。


    但是一项世界性的项目申报对于一个县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在准备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都捉襟见肘,尤其是英文翻译上。少数民族地区英文水平不高,他们只能去请国内的知名英文专家翻译,可还是达不到要求。最后吴定国通过介绍,请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所带研究生的一位外国音乐专家来完成。“他是外国人,了解外国人的语言思维习惯,又懂得中国文化。所以翻译得很成功。” 吴定国说。


    经过几年的努力筹备,终于在2004年按期把文本申报到国家文化部的外联部门。但是,由于第一次申遗,没经验,再加上中国是个文化大国,优秀的项目太多,最终侗族大歌只被排在全国的第六位,遗憾地以失败告终。按照当时的规定,每个国家两年才能报送一个名额,侗族大歌只能在12年后,才有可能申请成功。

 

    吴定国:我们肩负着民族的希望

    2005年,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共4级保护体系。吴定国等主要负责人积极对侗族大歌进行申报,2006年获批,成功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以后的申请世界非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传来一个利好的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新的政策,申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额将不受限制。吴定国听到后,异常兴奋,“这是一次很好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
    第二次申报的准备工作与第一次相比不同,这次得到了贵州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里有关部门专门把吴定国等人组织在一起,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专心地准备。

    由于新的政策要求不同,以前的材料都不能用了。在只有50多天上报材料的时间里,吴定国和同事们一头砸进办公室里。

    “这次对材料要求精度比以前高,一些细节也必须处理好,比如是社区群众的意愿还是政府的意愿?这些都注明清楚,还要歌师歌亲手写的证明书为证。”据了解,除了这些东西外,还需要准备13种上报的材料,比如文本介绍(中英两种版本)照片(中英说明),音响资料,申报音响12分钟,政府承诺保护文书等,而且格式都有严格要求。

    在准备材料的那些日子里,吴定国一个月跑北京4次,每次材料被告知不合格,就又得匆匆地赶回来重新修改。待中国外联这边通过以后,材料才被送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联合国那,材料又被打回来3次,要求不断补充完善。”

    由于时间紧迫,吴定国他们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08年中秋佳节也没能与家人团聚。有时为了一两个问题,同事之间还争吵不休。“我们那时候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我们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如果再次失败,真的难得向侗族人民交差。” 吴定国回想起那段日子时说道。

    2008年11月7日,申报完,把材料全部交齐以后,吴定国连夜坐飞机回贵阳,回到凯里,整整地饱睡了3天。

 

    喜讯传来欢笑,侗族大歌明天更辉煌

    2009年9月30日中午,吴定国手机突然收到好友发来的一条短信: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侗族大歌申遗成功了。看到短信后,吴定国一下子惊呆了,茫然不知所措,他既高兴又有些怀疑,总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当他打电话过去确认以后,吴定国哈哈地笑了出来,像个小孩似的蹦蹦跳跳地将消息传给村里的男男女女。8年了,苦苦等了8年,终于等到了今天。

    喜讯一下子便传遍了黎从榕各个侗族村寨,黎平县地们村、岩洞镇等各地侗族儿女们都自发组织上万人进行庆祝,他们欢歌曲曲,芦笙阵阵,舞步轻摇,举杯言笑。侗族大歌歌师们,更是神采奕奕,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了价值的体现,他们感到无上荣光。

    就在侗族大歌入选非遗名录后的20天,侗族大歌第一次在美洲唱响。10月20日,吴定国带着8个侗族歌手来到美国纽约,参加了卡耐基音乐厅举办的中国音乐年。这次的演出在美国音乐届引起很大的震动,美国知名音乐人士纷纷发表评论,到处都洋溢着一片赞誉之词。《纽约时报》、《美国知音》等美国著名媒体都对侗族大歌做了宣传,评价,他们认为,侗族大歌与美国本土歌曲区别很大,这种无伴奏、多声部的天籁之音让美国观众听到了别样的风情,以至于陶醉。
 
    “卡耐基音乐厅是全世界最一流的音乐厅之一,世界的音乐家们,都以能够去那演唱作为自己的终身成就。侗族大歌能进入那么高级的地方去演唱,也说明我们侗族大歌价值已经得到体现,得到认可。” 吴定国自豪地说。

 

    如今,侗族大歌已经不仅仅是侗家儿女表达自己的情感,倾诉自己的喜怒的方式,它已经飞出山寨,飞出国门,成为了侗家女儿展示给外界的一道“原生态文化大餐”,成为侗乡儿女的一张名片。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解侗族大歌,来唱侗族大歌,侗族大歌的明天也一定会在世界的舞台上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收藏】 责任编辑: 龙彦冰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