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笔如刀:
临时摊贩,该如何管理你?
姜秀波/文
青年作家姚瑶在他的散文《2007年的春天》(http://www.qdn.cn/html/news/culture/2007510113011-1.shtml)中写道:“……一个农村妇女背着个不足两岁的孩子挑了担樱桃在叫买,三个穿着黑色制服的城管队员冲过来,不问青红皂白,一脚把两箩筐的樱桃踢翻在地,殷红的樱桃撒得满地都是,小孩吓得大哭,那妇女也哭了,城管队的还不罢休,还要罚款。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走过去,叫他们别这么搞了,毕竟一个妇女在城市讨口饭吃,很艰难的。那城管的,瞪着比牛卵蛋还大的眼睛,大吼:这城市还要不要秩序?我知道,我们这庞大的城市得靠他们维持,但得考虑一点方式方法嘛,总不能如此粗暴、野蛮。”
此言诚哉!
小摊小贩是城市的弱势群体,他们要吃饭要赚钱养家糊口;城市要宽阔的大街,齐整的店铺摊位。对一座文明城市而言,城管首先要文明执法,这是无可争议的。小摊小贩要遵守城市规则,同样是必要的。
城市的秩序要维持,小摊小贩要生存,两者都无可厚非,但两者之间是否有冲突而水火不容呢?
近来,
一是规范摊点设置。在不影响城市景观和群众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对临时摊点进行全面、科学规划,在小街、小巷设立规范的摊位,对夜市、小吃摊、水果摊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是规范管理行为。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落实管理责任制,做到“谁管理、谁受益、谁负责”,由各街道对规划临时摊点的秩序、卫生等进行严格管理。
三是规范经营秩序。对设置的临时摊点,统一摊棚,统一卫生标准,统一进出场时间,有条件的统一服装。
我们喜欢一座文明发达、秩序井然、规范有序、朝气蓬勃的城市,我们也喜欢一座充满温情和包容的城市。
我们最不愿意看到一座弱势群体泪光背后的文明城市!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