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迈步从头越,三江桃园别样红。
在今年的高考红榜上,锦屏中学独占鳌头。该校一本上线245人,二本以上线突破700人,成为全州高中一本上线超过200人,并且是全州超额完成一本、二本上线数的唯一一所中学,远远超过全州同级同类学校。2011届刘建生老师所带的高三(1)班60人全部上一本,成为了黔东南州乃至贵州省“最牛的班级”。
翻越近年来的锦屏教育发展史,我们看到的是一串串快速增比进位的数字,一个个辛勤汗水换来的数字,跳跃出了一个“锦中现象”。2008年和2009年高考成绩上一、二本人数较2007年以前均翻了一番,连续两年一本上线和录取绝对个数位居全州第三。2010年一本上线152人,二本582人,锦屏中学龙雪同学摘取了全州文科状元的桂冠。
锦屏中学连续三年高考上线率达80%以上,每届高考录取各类高等院校突破1000人,一、二本高等院校以各县人口万人拥有率名列全州前茅。一批批朝气朝气蓬勃的杉乡学子从锦中出发。
“锦中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锦中如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实现质的飞跃?深究原因,归纳起来,就是把“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黎平会议“三敢”精神落实在了具体的行上。
坐落在清水江与小江的“三江”交汇处、赤溪坪上的锦屏中学,青山如屏,清流夹绕,前临亘古东逝的两江流水,背倚杉林繁茂的翠绿群山,四周风光旖旎,景色迷人。记者走进锦屏中学,只见校园内古树参天,银杏盛绿,丹桂飘香,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文化气息浓郁,此乃传道、授业、解惑的理想圣地,正是莘莘学子步入大学殿堂的桥梁。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是校园文化的底蕴,是校园精神的体现。
创建于1942年的锦屏中学,栉风沐雨,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团结、勤奋、博学、尚礼”为校训;以“严谨、文明、和谐、笃实”为校风;以“敬业爱生,身正业精,乐教善导,求实创新”为教风;以“勤学善问,博学多思,自强不息,力争上游”为学风。
有方向,才有动力。脚踏实地,一步步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早在2001年,锦屏县就提出了“穷县办强教育,小县办大教育”的目标。在锦屏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办优办强锦屏中学,逐年投资共5000万元打造出一所全新的学校。 2008年,锦屏中学通过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州教育局评估被评为州级一类示范性高中。
在2009年1月锦屏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确保资金投入,把锦屏中学尽早创建成省级示范性高中》的议案作为唯一的议案通过。
众人拾柴火焰高。据锦屏县教育和科技局副局长潘兴华介绍,在全民办教育的氛围里,全县各级各部门近年来支持学校的发展基金达3600多万元,大大加强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值得一提的是,锦屏县体育局为支持锦中办学,把不规则田径场土地无偿划给了锦中。
在申报示范高中的道路上,学校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广泛动员,合力推进,共谋发展,把5个A级指标、17个B级指标、52个C级指标任务落实到人,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目的。2010年,锦屏中学挤身闯入了“贵州省示范性高中”的行列。
锦屏中学作为黔东南州边陲的一个人口不到23万小县的一所县级中学,办学资源十分匮乏,优质生源相对不足,周边有天柱民中、黎平一中和湖南靖州中学,导致锦屏县的部份优秀生源外流。长期以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07年的十年时间里,锦屏中学的教学质量全州排名一直在第五至六名之间徘徊不前。
2007年,锦屏县委、县政府对锦屏中学提出“保五争四夺三”的奋斗目标。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和压力,学校领导班子对既定的目标进行内化,明确决定:“敢于突破,奋力赶超,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办学思想是学校的灵魂,班子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锦屏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龙安焕如是说。
在校园建设方面,锦屏中学着力创建花园式校园,投入3900多万元完成教学区和生活区建设,并科学合理地进行了规划、绿化、文化和美化,把校园建成了当地居民和兄弟学校参观学习的好地 方。
锦屏中学在内部管理中,敢闯新路,强化管理,加强领导班子的主人公意识和责任感。实行校务会成员联系高三毕业班管理制,指导、监督、协助、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落实责任目标,兑现教学质量奖惩时,校务会成员与其联系班级直接挂钩。在教师的培训上,竭力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一边选派骨干教师到西南大学去学习,一边实施“名师工程”和“1358”工程,集“教、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格局全面形成,使教师既成为教学的能手,又成为教育的行家。诸如分年级教育教学管理、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教学质量激励机制等创新措施的大力实施,打造出了一个个特色教育品牌。
在教育品牌的打造上,我们来听听一位教师的心声与心得——
“高中教学,就像孩子学走路一样,先爬着走、慢慢站起来,再才能走起来、快起来…..”“高中教学是一个慢慢调节的过程,信心、习惯、毅力是最重要的‘六字法则’,要向学生灌输不放弃、不泄气的理念。”……这是刘建生老师娓娓道来的成功话语。
正是有着像刘建生这样的一大批教学能手和学生心理辅导专家,“锦中现象”才会出现。在专任教师队伍中,锦中现有中级教师72人、高级教师36人、特级教师2人,本科学历以上(含)178人,学历合格率达98%,省级骨干教师3人、州级骨干教师9人、校级骨干教师13人,曾获得州级教学质量奖的教师达29人之多。
锦屏中学始终坚持把教育质量放在第一位不动摇,教学强调新认识、新思路、新方法,教学改革重成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敢于胜利,学校也因此收获累累硕果。
在前进的道路上,锦屏中学面对各种挑战,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强化教学管理,抓实校本教研,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促进了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创造了一个个惊人的奇迹,奏响了一曲曲人才强县的时代强音。
截至今年,连续三年锦屏县每万人拥有二本及以上上线率在全州一直名列前茅,义务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学校管理逐步实现精细化,办学行为规范化,已逐步形成从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良性发展的轨道。
锦屏中学高考质量逐年大幅提升,并连续获教学质量奖,发展到由关注硬件投入向更加关注内涵发展转移,由关注数量增长向更多关注质量提高转移,由满足人民群众“有学上”到“上好学”需求的转移,已经进入到一个提高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
在大力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锦屏中学遵循教育规律,端正办学思想,打造出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条条道路通北京”。锦屏中学在优秀生源外流的情况下依然能取得“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高考佳绩;每年的艺术特长生术科上线率达95%以上,三年来有近300名学生被高等院校录取;学生书法、绘画、舞蹈、电脑技术、摄影、钢琴等课外兴趣小组,参加各类竞赛获奖和过级考试,印证和诠释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回顾锦屏中学近年来走过的艰辛历程,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一届一个突破,努力实现了既定的目标:2008年一本上线126人,二本478人,赶超黄平民中;2009年一本上线131人,二本512人,赶超天柱民中;2010年一本上线152人,二本582人,赶超黎平一中;2011年一本上线245人,二本以上线突破700人,成为全州高中一本上线超过200人,并且超额完成一本、二本上线数的唯一一所中学。
当下,锦屏中学正在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和坚定不移地的追求,勇于亮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创造了一个个惊人的奇迹,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用先进的理念,传奇的色彩,续写了侗寨苗乡的教育新篇章,成为了引领黔东南教育的一只领头雁。(黔东南在线 杨玉平 周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