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闯新路、敢于胜利、敢于突破,在提出“三敢”精神的黔东南,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三敢”精神,吸引了各级媒体的关注。
5月22日至23日,贵州日报副总编辑张兴亲自带领该报5名记者到我州凯里、麻江、丹寨以及凯里经济开发区等县市区,深入工地、工厂、果园、茶厂等一线采访。本报记者随行采访,再次感受到了我州在各领域克服种种困难,取得的巨大成就。
采访团首先来到丹寨县采访,距记者上次采访仅仅几个月,金钟开发区已拉开新城区和开发区大十字路网格局:当前金钟开发区大十字基本形成,正在加大城南大十字建设力度,完成龙泉大道南段延伸2.86公里、金钟大道西延650米,使城区可开发面积超过2.5平方公里。金钟大道计划在2012年6月30日前建成,金钟大桥在7月份建成通车,年内完成沿线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
在招商引资上,该县敢闯新路,活化招商方式,促进项目落地,规划建设园中园,延展链条,培育产业;灵活融资渠道,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如今,以“现代企业生态城”为规划建设目标的金钟经济开发区,涌动着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彰显着丹寨人奋力赶超的激情和干劲,令人肃然起敬,为之鼓舞。
踏足凯里经济开发区,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深切感受到的是蓬勃跳动的发展脉搏……1万亩削峰填谷造地工程全面推进,45.3万平方米的农民集中安置新区正在抢时施工,白午境内320国道改造、镰刀湾景区道路等60公里路网建设全面铺开……
按照凯里——麻江同城总体规划,凯里经济开发区把城市功能布局为商业商务中心区、开发区核心区、装备制造业区、民族药业园区、电子信息与服务外包园区、电子科技产业园区、教育产业园区、休闲和创意文化产业园区、旅游和总部后勤区、州级综合服务区、下司文化风情旅游区、滨江休闲区、无水港区、高端宾馆酒店区等14个功能区。
功能定位为凯麻新城区主体、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试验区。盛夏时节,在麻江采访,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蓝莓园,一串串刚结果的蓝莓令人垂涎欲滴。据麻江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0年开始引种进行栽培试验,2002年种植获得成功,2006年进行产业化推广,以石漠化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等为支撑,通过12年来的努力,到2011年底已发展蓝莓种植基地近2万亩。参与蓝莓产业发展的境内外企业有17家,带动300多户农户种植蓝莓,受益农户1000多户,解决农民就业2000多人。今年挂果面积5000亩,实现产值3600万元。
为解决种苗问题,麻江县完成了贵州省林业攻关课题“美国蓝浆果引种试验研究”、贵州省科技厅攻关课题“蓝浆果(蓝莓)引种繁殖及早实丰产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等项目。《贵州日报》经济一部主任邓航在采访结束后说,在黔东南采访两天来,欣喜地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黔东南干部群众体现出来的敢创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精神,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将按照走转改要求,深入基层,讴歌时代精神。(黔东南日报 杨勇 卢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