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凯里市大风洞乡北部,有一个叫虎长坡的地方,它是传统民间集会地,多年前,每逢正月十六,这里的“十六堂”起堂,吸引了凯里、福泉、黄平三县市接边地区的群众前来看会。然而,进入本世纪,特别是近年来,虎长坡“十六堂”的“看客”却急剧锐减,风光不再。
虎长坡看会的人们
虎长坡看会的人们
传统会场 寥寥无几人
3月8日,是农历的正月18日,记者到虎长坡走访。尽管天气不错,但是看会的人却很少,不过200人,很多山头,空荡荡没有人。
活动主办方在虎长坡北侧的公路边搭建了一个舞台,几位“乡土明星”正在唱歌,台下只有二、三十名观众,多数是老年人。
“来虎长坡看十六堂的人,越来越少,一年不如一年。”大风洞乡石板村民黎平说。
在走访中,记者还看到,虎长坡局部位置已被开挖,草皮不见了,地面是翻新的泥土,在虎长坡周边区域还出现了民房。据了解,三年前,除了公路设施,在虎长坡区域内是看不见民宅的。
虎长坡“看客”寥寥无几
虎场坡位于凯里市大风洞乡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左右,这里由三个延绵起伏的山峰组成,远看就像波浪,但是,每座山峰是宽阔的草地,“十六堂”就在草地上进行。
虎场坡名称的来历不是因为它长得像虎,而是这里以前是集市,每逢虎场天就“开市”,故而得名。虎长坡是大风洞乡海拔最高的地方,站在这里,可以看到福泉和黄平辖地,可谓登高望远。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