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民生连线

热搜: 黔东南人口 凯里的士 阿幼朵 苗乡侗寨

县市直达: 凯里 丹寨 麻江 黄平 施秉 镇远 岑巩 三穗 天柱 锦屏 黎平 从江 榕江 雷山 台江 剑河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连线新闻 > 时评 > 正文

靠什么来“摆平”医闹?
作者:发表于:2013-12-13 10:45:31 来源:网易网 』

  12月11日下午3时左右,家住广州的黄先生及其百余个“亲属”将位于荔湾区康王中路的伊丽莎白医院一楼砸了个粉碎。整个打砸过程持续了大约20分钟,砸完后5分钟,十几辆警车载着过百名防暴警察抵达现场,他们开辟出一条通道,帮助医院内30多个受到惊吓的产妇转移出去。今年已经72岁的张医生,被返聘来伊丽莎白医院。“我一辈子没见过闹这么大的”,头花已经花白的张医生面如土色。事发5分钟后,上百名防暴警察抵达现场,他们席地而坐,将残破的医院团团包围,身下是厚厚的冥币。半个月前,黄先生35周大的儿子死在了妻子的肚子里。现在,他以打砸方式来向医院讨说法。而医院方表示,孩子已经送去尸检,如果是医院的责任,一定负责赔偿。

  同日的《南方都市报》报道,数据表明,目前东莞每年发生上百起医疗纠纷,但采用法律途径解决的不超过10%。东莞市卫生局的有关负责人就曾表示,东莞的医院每年花在“摆平”医闹上的钱就超过1000万元。

  医闹如此凶猛,当然不应任其肆虐。假如连医闹都无法摆平,任其打砸医院,不仅医患关系可能会更趋恶化,正常的医疗秩序和社会治安都将无从保证。好在,为了“摆平”医闹,医院的确是不惜代价和成本,单单是东莞的医院,每年用于“摆平”的钱就超过1000万。按说,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舍得花钱,哪有“摆不平”的医闹。很多时候,赔钱的确成了打发“医闹”屡试不爽的必杀技。只不过,当“摆平”医闹日渐依赖于“花钱”,恐怕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摆平”,甚至极有可能成为一剂医闹“兴奋剂”。

  现实中,医闹现象的产生及其普遍存在,固然不乏医患关系紧张这一重要因素,但官方乃至医院对于“医闹”的花钱式摆平,恰恰同样难辞其咎。既然对于医患纠纷的求解方式,完全成了“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与其说这是“摆平”,毋宁说是在激励医闹来得更加凶猛。现实中,有事没事,把医来闹,无论是否存在医疗责任,先把事儿闹大,然后向医院要求赔偿,已然成了惯用的手段,甚至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医院越是舍得花钱去“摆平“医闹,最终其实只能使得这一产业链更加利润丰厚,并因为有利可图,而刺激出更多的“医闹”。

  可见,花钱“摆平”医闹,其实并没有把力使在刀刃上,甚至反而有帮倒忙之嫌。而真正意义上摆平医闹,最需跳出的恰恰是这种花钱买平安的“维稳”心态。事实上,“医闹”的症结,并不在于花钱太少,而在于当下医患关系与医疗互信的缺失,因此,从根本上“摆平”医闹,必然绕不过医患关系与医疗互信的重构,唯有让医患之间建立起更良性的沟通互动机制,让医疗服务更多回归医疗本身,而不是纠缠着过多的利益诉求,医患关系的缓和,医疗互信的重建,才算是具备了前提,而“医闹”也才有望被釜底抽薪。

  当然,无论医患关系如何亲密无间,其实都很难让所有的患者对所有的医疗服务都百分百满意,即便是在医患关系相对融洽的美国、香港,也仍然不可能医患之间毫无龃龉。那么,何以美国、香港却少有以医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呢。以香港为例,医疗失误同样不可避免,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医院都会主动向社会公布,而不是等到患者家属闹到医院或媒体上。此外,相比内地,香港病人的投诉渠道更多更畅通。在香港每一家公立医院,都有病人关系主任或病人关系经理,负责处理病人和家人的投诉及提供协助;在公立医院的上级机构,即医管局有两层投诉机制,病人投诉之后,首先要求医院在六个星期到三个月内回复,如果病人不满医院裁决,便由独立委员组成的公众投诉委员会处理。如果仍不满意,病人还可以继续向香港特首办、立法会、食物及卫生局、申诉专员公署等机构投诉,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来维护权益。这也是为何,一些医疗事故发生,香港人的矛头大多不会针对某个医院或者某个医生。假如国内的医疗纠纷,也能有多层次的疏解机制,或许医闹也有望被拆解于无形,砸医院这样的恶性事件也本不该发生。

  一言以蔽之,真正要“摆平”医闹,功夫其实还在“花钱”之外。(武洁)


[收藏] 责任编辑:

上一篇 :媒体评论:法院有必要说明“外单位女子”

下一篇 :法制日报:禁代步车堵后还该疏导

相关阅读

维权参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