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民族文学凯里创作基地挂牌成立(图)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11-10-20 17:42:55  来源:  
叶梅女士在给凯里市有关负责人授牌韩作荣在喝牛角酒 10月19日上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作家来到凯里西出口民族风情园,参加在这里举行的中国作协民族文学凯里创作...


    访谈:
 
    冯艺谈文化基础设施建

    记者:冯老师,您好,我首先询问一下您之前知道黔东南、来过黔东南么?她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冯艺:我两年前来过贵州,但遗憾的是没有到黔东南这边来。尽管我没有来过,但我对它还是有所了解,而我对于它的了解,是借助于网络、电视、书本。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黔东南发布的一个叫《等你,等你,等你》的广告,画面上有身着苗侗服饰,翩翩起舞的少数民族同胞,有美丽的山水风光,很诱人。不过,最初我还是持怀疑态度,因为电话画面毕竟是经过后期制作加工的。但是,今天我来到了这里,参观了美丽的凯里民族风情园,观看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歌舞表演后,我觉得这广告一点也不假,真的如一句话所说,这是“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最后家园”。

    记者:请您谈谈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冯艺: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公共文化文化活动等,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积极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大力推动博物馆等免费开放,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主题和任务。尤其是加快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加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的本质要求。

    记者:尽管您之前未曾来到黔东南,但看得出来,您对她还是有所了解的,那请您谈谈黔东南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你留下的印象。

    冯艺:我们现在身处凯里民族风情园内,它实际上就属于一种文化基础设施,这里有山有水,还有独具民族特色的风雨桥、风雨楼等建筑,在这里,就忘记了城市的喧嚣。而据我所知,在黔东南,像这样的文化基础设施还有很多,实话实说,我很羡慕。这就让我认识到,黔东南州在文化基础设施上是下了功夫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刚刚结束,这次会议特别强调加强对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近年来黔东南建了不少文化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构筑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服务体系,不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还为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特别符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希望黔东南继续努力,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记者:尽管黔东南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在此,请您为黔东南州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些意见和建议。
    冯艺:在这里,我就想说一句,建议黔东南继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力度,建一些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剧场等等,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推动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大发展、大繁荣。

    人物资料:

    冯艺,当过六年工人,在北京上了四年大学,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民族出版社工作,  冯艺先后任编辑、总编辑、社长等职。1997年出任广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1999年当选为广西作家协会主席。1982年开始散文诗和散文的创作,发表过散文诗、散文300多章(篇),其中《大瑶山的思考》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出版的作品集有《朱红色的沉思》、《云山朗月》、《逝水流痕》、《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冯艺卷)》等,其中散文集《朱红色的沉思》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20集电视纪录片《西部的发现》、10集电视片《飞越广西》总撰稿人。广西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编审。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称号。2003年入选广西文学艺术家十三年成果展示会文艺家。
【收藏】 责任编辑: 林仕海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