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特约记者 陆书明 摄影报道)9月15日至16日,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一安排,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副司长汤晓文、场圃总站高级工程师张超英和南京林业大学高捍东教授等一行四人,在贵州省林业厅副厅长沈晓春、黔东南州政府副州长潘亮及黎平县人大主任张先明、县政协主席朱卫平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到黎平高屯镇八舟村、小里村、东风林场等地视察退耕还林科技支撑油茶示范项目。
油茶是黎平县传统木本油料树种,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贵州省油茶主要产区之一。目前,全县共有油茶林面积15万亩,油茶林面积居贵州第二位。从2002年开始,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扶持帮助下,全县依托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大胆引进新品种,着手对一些劣质、老化低产油茶林进行改造和利用荒山荒地造林,使油茶基地在面积和质量上均得以大幅提升。尤其是近两年来,黎平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油茶产业基地建设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油茶产业基地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至今,全县新建成油茶示范基地林3万亩。现已初步进入丰产期的近500亩,如2003年从江西引进长林系列品种,示范面积270亩,据2008、2009两个年度测产:平均亩产毛油达28公斤,亩产值达到了1100多元,是老茶林的5倍以上。油茶产业基地示范林的营建、油茶良种的引进和试验,为黎平县油茶产业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也为下一阶段黎平县油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002至2010年,黎平县共引进油茶良种19个,主要品种有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科学研究中心选育的长林系列13个品种,从湖南省引进的湘林系列6个品种。在积极引进外地良种进行繁育的同时,也积极开展本地品种的选优工作。2008、2009年黎平县林业局在全县油茶主产区开展了油茶优树选择,共初选出优树297个,这些初选优树通过2009和2010年复选后,预计可初步选择出15个无性系用于造林试验和推广。
汤晓文副司长,对黎平县油茶林改造“先试验,后推广”的作法,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强调这种方法值得借鉴,应当推广到适合发展油茶林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