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芒筒芦笙祭祀乐舞》吹冲锋号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09-08-20 09:34:15  来源:  
多姿多彩的《芒筒芦笙祭祀乐舞》 本港讯(韦士勇 本港记者 周亮)“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原生态类半决赛将于8月21日在贵阳举行,参赛名单中,上届冠军丹寨县代表队赫然在目。 2007年7...

 

“多彩贵州”《芒筒芦笙祭祀乐舞》吹冲锋号

多姿多彩的《芒筒芦笙祭祀乐舞》


    本港讯(韦士勇 本港记者 周亮)“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原生态类半决赛将于8月21日在贵阳举行,参赛名单中,上届冠军丹寨县代表队赫然在目。


    2007年7月,在首届“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上,丹寨县代表队以绝美的《锦鸡舞》一举夺魁,摘下原生态类舞蹈的金黔奖,如今,他们又以《芒筒芦笙祭祀乐舞》再次向金黔奖发起冲锋。


    据了解,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与《锦鸡舞》一样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气势雄壮而著称,曾参加北京亚运会中国民间舞蹈汇演。它的发源和发祥地在我省黔东南州丹寨县,流传于丹寨县全境及周边县市,是苗族鸟图腾族群中“八寨苗”亚族群所特有的芦笙种类。它在苗族众多的芦笙大家族中唯一保持着芦笙最原初的仪式和祭祀功能,被限定于在部族或区域联盟性的重大祭祀庆典以及丧葬中使用。《芒筒芦笙祭祀乐舞》以芒筒为尊,以体积巨大的“董杻”为神圣,“董杻”意译为“鼓筒”。鼓即是苗族的祖先崇拜图腾物。

 

    “董杻”只能在重大祭祀庆典中才能请出,“八寨苗”亚支系最后一次请出“董杻”是上世纪30年代,在丹寨县扬武乡境内的大型祭鼓活动上,距今已是80余年。


    此次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原生态类半决赛的参赛队伍共有40支,半决赛将产生12强进入22日晚的决赛。

 

    相关链接

    《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简介

 

    《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发源和发祥地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流传于丹寨县全境及周边县市,是苗族鸟图腾族群中“八寨苗”亚族群所特有的芦笙种类。它在苗族众多的芦笙大家族中唯一保持着芦笙最原初的仪式和祭祀功能。它被限定于在部族或区域联盟性的重大祭祀庆典以及丧葬中使用。


    《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以芒筒为尊,以体积巨大的“董杻”为神圣,“董杻”意译为“鼓筒”。鼓即是苗族的祖先崇拜图腾物。“董杻”只能在重大祭祀庆典中才能请出。“八寨苗”亚支系最后一次请出“董杻”是上世纪30年代,在丹寨县扬武乡境内的大型祭鼓活动上,距今已是80余年!


    《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由请“董杻”、祭“董杻”、庆典、回谷仓四个部分组成。


    “请‘董杻’”的芦笙词是:“跟着芒筒的声音走,随着芦笙的调子走,去寻找好造田的平坝,去寻找有鱼搅浑水的河流。”


    “祭董杻”的芦笙词是:“来吧来吧,董杻董杻,来吃巴榔(牛)的心肝肚肺,来看子孙的好日子,谷子像牛心那么大,鲤鱼有门板那么宽。”


    “庆典”的芦笙词是:“尽情的吹,尽情地跳,祖宗听到才来保佑,雾瘴听了才驱散开,虎狼听了才逃亡,我们的生活才更美好。”


    “回谷仓”的芦笙词是:“吃饱了,喝足了,把好旋线的牯子牛牵走,把华美的绫罗绸缎穿去,回到谷仓去,去守住咱们的谷魂。”

 

【收藏】 责任编辑: 龙彦冰
进入社区 »酸汤社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