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万潮镇持续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推选一批“模范”。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宣传教育活动,指导各村设立乡贤榜、积德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延续乡村传统道德,弘扬优秀乡贤文化。发挥模范带头示范作用,着力挖掘“身边好人好事”,号召群众向身边榜样学习。在万潮镇辖区范围内广泛通过宣传栏、微信群、村民会议等宣传凯里市道德模范、万潮镇身边好人、新乡贤等先进事迹,我镇徐鸿来、杨淼两人获评市级道德模范。
建设一批“设施”。积极打造标准的综合文化站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个,配齐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及多功能室室内设施设备。大力发展乡村农民体育事业,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场地(篮球场)建设4个,面积2000平方米,投入建设经费10万元,在香炉山村举行“村对村”篮球比赛,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持续性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镇配置垃圾运输车4辆,垃圾斗140个,全天候开展村庄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的垃圾收集机制,对垃圾实行密闭清运,日产日清,清运率为100%。
搭建一批“平台”。加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家书屋、村活动室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向人民群众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利用文化墙、电灯杆、公共场所、宣传栏等阵地,悬挂“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增强公益广告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成立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服务队11个。紧扣当前重点工作,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联合业务部门,共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扶贫帮困、关爱留守老人、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110余次,为群众办实事112件。
开展一批“活动”。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精心设计,开展卫生大扫除、祭英烈、慰问困难群众、读书会、文艺表演等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充分展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引导群众在活动中受熏陶、受感染、受教育,在积极参与中体验节日习俗、展现中国精神、增进文化自信。配合市文化馆到我镇开展8期文化下乡活动汇演,协助开展主题教育活动4期。
荣膺一批“荣誉”。近年以来,万潮镇获得2017年度“省级卫生乡镇”荣誉称号,获得2018—2020年度“全省文明乡镇”荣誉称号;万潮镇香炉山村2015年获得“省级文明村”称号,万潮村、荷花村、笔架村、老鸦山村、格河村、盐井村6村获得2020年“市级文明村”称号。(柴裕广、姚丽娟 )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