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州气象局改造小区,24字核心价值观引入眼帘,右手边“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特色文化墙更是给小区增添了几分生气,走到楼房之间,改造现场的工人施工用的脚手架都已安装完毕,工人们正在将楼房改线所需要的物料运往施工地点,“州气象局小区整体改造于5月启动,此次改造包括立面改造、拆违拆危、管线下地、雨污分流、道路平整、环卫设施、规划停车位等完善基础设施都是此次改造的范围,同时还包括修缮改造房屋、提升环境质量、改造技防设施、完善消防设施等内容。预计8月底全面完工。”街道相关负责人员介绍到。
施雯今年已经退休6年了,住在州气象局已有28年,早已习惯了小区里的一草一木,习惯了这里平平淡淡的生活,甚至于小区的杂乱破旧也成了“习惯”,施雯说,“以前我们小区杂草丛生,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这次小区改造真是我们的福音,小区的环境、卫生条件、乱停乱放改善了,花坛变美了,各种线路也规范了,还增加了天然气管道,马上就要对房屋漏水进行改造,最头痛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现在茶余饭后,她都习惯在小区里走走逛逛,看着小区内一天变化一点点,她心里更加喜欢这个自己住了20多年的老地方。改造初期的一些疑虑和不理解,现在都没有了。
居住在小区的居民都知道,在楼房间东家搭个小棚、西家放点材料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行为,让本就不宽敞的巷子更加狭小拥挤。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许多人家里都买上了小车,可想要在家楼下停个车那基本得靠抢,停车位先到先得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扰着小区的居民们,经过改造,把原来的乱搭乱建拆除后,又为停车位的规划腾出了位置,大家纷纷表示,“现在停车位统一规划,停车方便了,也不用担心停在楼下被刮刮蹭蹭了。”
据介绍,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州气象局小区楼房,存在基础配套设施缺乏、停车困难、排污不畅、墙面脱落、绿化不达标等诸多问题。本次改造共有4栋楼,涉及94户。目前,基础设施的改造已经完成,符合管线下地的单元已将“天线”改为“地线”,不符合条件的都统一高度和线路走向进行改线,杜绝了“蜘蛛网”现象,同时排除了安全隐患。根据小区停车位规划共划设了60余个停车位,随后将增设天然气管道,在不影响相邻住户采光、房屋结构、抗震设防要求的前提下,将隔热、防漏功能较差的平顶屋面改造成斜坡屋面。对破损、陈旧、风化严重的房屋外墙进行防渗、粉刷处理,达到防漏、美观效果。
和州气象局的居民一样,在洗马河街道13个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建设中,周边的居民心中总是忐忑不安:改造真的能改善困扰大家的生活问题吗?而如今,初显成效的州气象局改造工程已经完成了60%,改造效果也让居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为了给13个改造小区定下改造意见,每个小区的所属社区组织意见征集会数十次,不断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组织党员干部入户开展政策宣传,争取把改造前期工作完善再完善,切实把惠民政策送到家门口,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重视下,负责老旧小区改造的部门根据各方意见反复综合修改,《洗马河街道2019年、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才最终定稿,按照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核心,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一个个小区,在群众们的大力支持下,在干部们的努力攻坚下,正在逐渐蜕变,让我们期待让这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民生工程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吴恺敏)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