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校园小卖部: 请“神”容易送“神”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9-07-01 13:37:50  来源:黔东南日报  


  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是无数次经过校园小卖部,面对数不清的零食时欲罢不能的情形:辣条、棒棒糖、火腿肠、口水鸡……

  而就在前不久,教育部网站消息发布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条令人关注: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此外,《规定》明确, 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跟校园小卖部说再见?消息一出,引来众多市民的讨论。对此,大家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样的做法利大于弊,但实施起来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并且有难度。也有人表示,不赞成完全取缔,校园小卖部也有它存在的意义,只要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就行。还有人认为,除了校内小卖部,校外小卖部和摊点商贩也应该纳入管控。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校内管理严 校外无管权

  校内对幼儿园有相对严格的把控,那么校园外面的小卖部或周边的小商贩呢?就不在管控范围了吗?

  对于小学生来说,独自上学的那一段路程,总是充满了好奇。在没有大人的陪伴下,但凡口袋里有俩小钱,都想走进小卖部“挥霍”一把。

  “老板,给我来一包面筋。”“老板,我要一个迷你玩具。”“老板,我要一个水果味的气泡饮料。”……

  经得住诱惑的孩子,会一笑而过。贪吃的孩子,课间十分钟都常常出没在小卖部和教室之间。

  幼儿园,家长很少给孩子零花钱,想吃零食大部分是家长买,所以不太卫生的食物他们大多不会选择给孩子食用。大一点的孩子,自控力稍微差一些就容易迷失在“零食”的海洋里,“特别是刚上小学的孩子,面对五颜六色的糖果和新奇的玩具,总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在凯里八小姚老师看来,从幼儿园过度上小学的新生,特别经不起“考验”,即使校内没有小卖部,上学、放学的途中都阻拦不了那颗爱吃的心。

  “别说是孩子了,我从学校门口路过时,看见一排排五颜六色的零食和油渣食品,都忍不住流口水。”家住时代城的王小姐在路过学校附近时,也有冲动想要试一试那些色彩鲜艳的零食,但是成年人的理智告诉她,这些食物含有色素,吃了之后不利于健康。

  “之前,学校组织过老师在校外蹲守,看到有学生到商贩那买东西,就立马上前制止。”久而久之,学生也自觉了许多,没想到惹来了商贩的不快,姚老师还亲眼见到老师与商贩因为这事起过争执,“一次,商贩直接冲过来把学校老师骂了一顿,说学校不给他们出路,老百姓做点小生意都要百般阻拦,差点动手打老师。”而老师受了气,只能忍着。后来学校打电话给城管局的工作人员,可是城管执法人员一来,他们就跑,执法人员走了他们又回来。

  打游击、捉迷藏也都是常事,对此校方表示很无奈,“校门外面不属于学校的管控范围,城管也没有工作人员有时间一直待在这里。”

  据记者调查了解,在凯里市区小学几乎很少有在校内开设小卖部的,相反,校园周边小卖部聚集较密,仅八小附近就有数十家,还不包括校门口的流动商贩。这些流动商贩所出售的食物有早餐、糕点、软糖、汽水等,大多数都没有卫生许可证,无人监管让他们有机可乘。


  寄宿制学校 商店成标配

  在开放式走读学校,校外小卖部不在学校的管理范围,相较之下,寄宿制学校和偏远地区县城、乡镇学校,校园小卖部反而成了标准配置。

  “小卖部开设在校园内部主要为了方便住校学生,以出售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为多。为了提高收入,商店老板还会附带一些零食和饮料等。”天柱县某中学校长告诉记者,在县城,几乎每个学校都会设有一个校内小卖部。而商家需要经过正式招投标才能进入学校,所以,校方也能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

  “在学校小卖部就能买到生活必需品,这样一来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约了上街购物乘坐交通工具所花费的成本。”姜校长认为,校园小卖部以方便学生为出发点,有它存在的必要性,特别是在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学校,对于长期住校的留守儿童来说,很方便。“完全的取消校园小卖部不太可能,因为学校有严格的规定不准外出,相应的配套设施就一定会有所完善。但是,个人认为加强商户自我管理意识和加大学校监管力度,是很有必要。”中学生和小学生相比,自控力要强一些,购买笔和纸的比例比零食要大。同样,学校的管辖范围也只是校内为数不多的小卖部和餐饮行业,校园以外的区域,学校也无法进行管控。

  当然,为了赚钱,小卖部老板会降低进货成本,“一些低劣的零食其实一看包装都知道,日期不明,有的甚至连出厂日期都没有。”在乡镇中学教书的龙老师说,农村的孩子不一定比城里的孩子得到的零花钱少,只是因为没有更多的选择性,所以,即使看起来包装很简陋的零食,外表看上去不错,他们也觉得问题不大。还有一部分孩子,家庭条件有限,能有多余的零花钱买东西吃就已经很不错了,相对便宜的零食往往更容易俘获他们的心。

  “看似油水很大,其实生意难做,各有各的不易。”据业内人士了解,校园小卖部前期投资也很大,想要成功竞标,前期要花上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金额,为了能尽快收回成本,商家肯定想法设法赚钱。“生源好的学校还可以,生源不太好的也很难支撑。”

  据调查了解,中学校内小卖部较为普遍,个别县城小学也设有小卖部,以便老师、学生购买生活用品。虽然学校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但是力度不够,监管效果也不太明显。


  规范靠管理 健康靠自律

  “如果是你们家孩子,你会给他吃这些五颜六色的东西吗?”不久前,凯里市民吴女士在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忍不住发了这一条朋友圈,还配了一张色彩鲜艳类似果冻糖的图。“看到学校门口那些花花绿绿,用简易塑料袋裹成圆锥形的水果糖,我很气愤。真想走上前去问一问这些无良商家,把这些名字都叫不出的三无产品卖给别人家孩子吃,良心不会痛吗?”除了这些形形色色的糖果,一路上还有五颜六色的汽水,冰雾一样的炒雪糕,早上和中午还有炒粉糯米饭烤豆腐等供应。

  吴女士时常会提醒自己的孩子,“路边的零食不卫生,吃了会闹肚子。”她平时也不会给太多零花钱,孩子也十分乖巧听话,几乎不到周边的商贩摊点买零食,“有一次我故意逗她玩,问她想不想吃,我给她买。”她自己摇头说,“不要。”

  小林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每天父母会给她十块钱零花钱,有时候没零钱,还会得到二十块。“现在的小孩,都不缺钱花。”小卖部张老板也坦言,这是零食销路好的一个关键因素。学校附近人流量较大,除了寒暑假,其他时间生意也还不错。

  出于好奇,小林也买过部分摊贩食品,“觉得不太好吃,以后就没买过了,我妈妈也和我说过不要买。”虽然也听家长的话,但小林偶尔还是禁不住诱惑,会买一些看上去新奇的食物和玩具。

  “每天上班都像打仗一样,哪有时间给孩子弄早餐吃,中午也只能把孩子放在托送中心。”小林的家长王女士都会给孩子身上放一些零钱,想着孩子饿了可以买一些吃的。

  除了食物,小学校园门口的人行通道两旁还时常摆有各式各样的玩具,价位都在一块左右,质量也不太好。记者在八小附近商贩摊点发现,除了玩具,还设有赌博性质游戏供小孩玩耍。一块钱给你5个圈,套住地上摆着的水晶球就拿走,一轮下来中奖率还挺高,按照成本来算,即使五个圈都套中,老板也有钱可赚。

  大多数中小学班主任老师都表示,会经常提醒学生,尽量在家吃早餐,少去学校外面买零食,“主要还是靠学生自觉,买的人少了,生意不好做流动商贩自然也会相应减少。”同时,学校也希望家长对孩子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讲解,让孩子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生活学习环境。

  作为家长,自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力度,对食品卫生不合格的商铺进行严查。

  【记者手记】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发育期,饮食安全非常重要。目前,教育部非常重视校园的食品安全问题。

  然而,中小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校园小卖部里花花绿绿的零食常常会吸引他们的目光。辣条对味蕾的刺激令人上瘾,勾兑了各种调味剂和色素的饮料酸酸甜甜,孩子们吃得喝得不亦乐乎。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小卖部,充斥着来源不明的三无小食品、山寨品牌的饮料。这些都对学生的饮食健康埋下很多隐患。取消小卖部,能在客观上促使学生老老实实地吃饭,把饭吃好,身体才能正常、健康地成长。当然,前提是学校确实要把好学校餐厅饭菜的质量关。

  吃零食是有瘾的,很多时候其实都是吃不吃都无所谓,但是和一群同学到了商店就会随大流去买,每天吃惯了就会形成习惯,没有小卖部,买都没地儿买,慢慢的好习惯就养成了。

  有人说,取消小卖部会给学生造成生活上的不方便,如果学校没有小卖部,寄宿学生需要在到校之前就准备好在校期间所需要的物品,这对于他们养成及时规划准备生活用品的好习惯是能产生促进作用的;如果确实需要某些物品,向同学借、向老师求助或沟通请个假出去买,这些都是基本的社交,学生锻炼一下人际交往能力也不是什么坏事。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交通不太便利的偏远山区或者文具专卖店而言,适当的配备也是合符情理的。

  在这其中,家长的正确引导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要想为孩子们把好食品安全这一关,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凯里车务段多措施为企业货物多拉快跑
下一篇:凯里铜锣湾广场项目启动 12万方地下情景商业体将成亮点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