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凯里83名游子反哺乡梓传美德(组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7-07-12 11:26:51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凯里塘寨,有这样一个“中青年志愿者协会”。

  多年来,他们在外打拼,不忘乡梓,沿袭着祖辈两百多年的传统美德——帮活路,不要工钱;丧事,族人各帮蒸一蒸子米饭;娶亲,妇女帮设拦门酒……慷慨解囊,架桥铺路,济困助学,传承民族文化,保护古村落等,弘扬正能量,最美精神传颂山里山外。

  打工仔 掏腰包 苗寨“长”天眼

  “监控?”

  “塘寨中青年志愿者协会凑钱安的!”

  7月7日,行走这苗寨吊脚楼巷子,突然,抬头看见,咖啡色板壁,铝合金窗一旁却“长”了一只电子眼,质疑不解。

  村主任杨正伟告诉笔者,今年春节,我们协会发动每个外出打工的凑100元、200元……总共凑得4600元。不够,又从协会基金里拿出4000元,帮全村3个自然寨,安装12个摄像头,两套安防系统。

  他说,曾经猪、牛,有时被盗。近年,偷摩托车现象严重。去年,就被盗了3辆。

  当下,塘寨村青壮年几乎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子。他们考虑到,防偷盗、防小孩玩火,防柴草进寨。经商议,为保护古村落,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家奉献一份爱心,安装“天眼”。

  “有了这‘家伙’,强盗都被吓跑了,小伙子再也不敢骑飞车了。”72岁的村民杨科乐呵呵地说。

  “这样大家安全,更文明了。”杨正伟补充道,建好停车场,刮擦车子,发生过两次,经调视频,清清楚楚,带肇事者上门赔礼,握手言和。



 

  83份情 83份爱 撼动乡里乡亲

  做公益是一种美德。

  为何要成立塘寨中青年志愿者协会?

  首任会长杨龙生激动地说,2014年,他生了一场大病,住院治疗,花了不少钱。村里的小伙子们知道后,马上就凑了1000多元钱,赶到医院看望和慰问。

  这天,他躺在病床上,还来及接过这份暖暖的“爱”,早已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们成立一个中青年协会”。康复后,杨龙生思来想去,提议,今后,有什么困难,大家都可以互帮互助。

  年底,塘寨中青年志愿者协会诞生,现有会员83人。

  据了解,该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一年每人自愿交会费至少100元以上。目前,收得基金3万元。

  协会成立以来,像考上大学的,村里每人发一个五六百元小红包;老人过世了,送一个花圈及200元慰问金……

  去年,会员们捐资修建操场(芦笙场),赠送一对篮球架,举办民族节日活动。今年,像贫困户杨新华因突发脑溢血,大家捐了3600元。同样,远嫁邻县雷山的一姑妈,因其女儿患重病,会员们得知后又慷慨解囊捐助1.03万元。



 

  你帮我 我帮你 美德传万代

  “帮你、帮他,就是帮自己。”杨科感受颇深。

  他说,这里栽秧,打谷,立房子,一家帮一家,从不要工钱,但帮谁就到谁家吃饭。

  杨科介绍说,帮工,一天三餐, 家常便饭,可晚餐一定要有米酒,大家边喝边唱酒歌。一到兴致时,则跑到在芦笙场,小伙子吹起芦笙,姑娘、媳妇们像过节一样跳芦笙舞,板凳舞。

  这样很开心,效率非常高,像一块田,大家“集团作战”,男的侃门子,女人对山歌,劳作欢声笑语声中,不知不觉就干完了。



 

  塘寨村,一个远离凯里市中心城市的古村落,民族文化特色鲜明、风情浓郁,当地苗族群众十分勤劳、淳朴、善良。

  然而,在这肥沃的土壤滋养着133户516人苗族同胞,世代传承这传统美德。

  在塘寨村办丧事,整个寨子家家户户必须到场,帮着杀猪、办厨、当吹师等;娶亲时,妇女们各自炒一两道菜,拿一壶米酒,在大路上摆桌子,设拉拦门酒,帮主家迎客……

  在塘寨,这些风俗习惯,家家户户都一样,已沿袭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如今,塘寨人互帮互助的美德已成为一种文化精髓,深深扎根于苗岭,代代相传。(杨仁海)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警方辟谣:凯里朋友圈传和尚偷小孩挖心脏是谣言
下一篇:凯里市入选中国新能源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市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