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 11月2日,由凯里市纪委聘请的185位志愿者正式上岗,他们将对该市机关单位和干部的作风进行监督。
2日下午,凯里市纪检部门特意召开启动会议,向185位志愿者发放聘书和进行履职前交代。市纪委书记毛晓燕说,当前,凯里市少数机关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庸、懒、散、慢、浮等现象,影响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拖了各项建设事业的“后腿”,所以,有必要加强监督。
据了解,这185名志愿者分别来自凯里市各机关、单位,11月2日领取到聘书之后,他们将履行多项监督职责。
各机关、单位或干部存在公款消费、旅游、公车私用、上班时间打麻将、大搞婚丧喜宴敛财、收受土特产以及在办理事务中吃、拿、卡、要等,这些志愿者可以监督。他们还可以监督行政执法单位检查、收费、罚款等行政行为。
在监督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志愿者们通过手机采集证据,然后发送到凯里市“公众监督”微信平台。还可以通过拨打举报电话和利用纸质信访的方式投诉举报。“接收到志愿者的投诉,我们将尽快调查和处理,并及时进行反馈。”凯里市纪委一位负责人说。
据了解,因为这些志愿者均来自凯里市各机关单位,几乎都是干部身份,用他们对机关、干部进行监督是否会取得实效引发社会质疑,主要的问题是志愿者们和监督对象低头不见抬头见,认真了面子会过不去,有时会遭到打击报复。
就此,凯里市纪委书记毛晓燕鼓励志愿者们大胆履职,同时讲究方式方法。“请各位放心,你们投诉举报的材料、图片、音响等,只有受理机关中的极少数人知道,绝对不会外泄。”毛晓燕说,为了防止纪检监察部门内部泄密的情况存在,市纪委之前多次召开会议,给纪检干部打“预防针”,“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将对相关纪检干部重罚重处”。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